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12篇
  免费   10850篇
  国内免费   8069篇
工业技术   165531篇
  2024年   1391篇
  2023年   5123篇
  2022年   5380篇
  2021年   5678篇
  2020年   5104篇
  2019年   5909篇
  2018年   3197篇
  2017年   4465篇
  2016年   4976篇
  2015年   5568篇
  2014年   9238篇
  2013年   7611篇
  2012年   8819篇
  2011年   9156篇
  2010年   8396篇
  2009年   8789篇
  2008年   9766篇
  2007年   9134篇
  2006年   8226篇
  2005年   8075篇
  2004年   7762篇
  2003年   5023篇
  2002年   2776篇
  2001年   2603篇
  2000年   2195篇
  1999年   2006篇
  1998年   1373篇
  1997年   1178篇
  1996年   974篇
  1995年   784篇
  1994年   727篇
  1993年   734篇
  1992年   738篇
  1991年   685篇
  1990年   525篇
  1989年   441篇
  1988年   274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31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羟基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电致光材料中间体,该中间体能与一些芳烃及其衍生物进一步反应得到不同性质的光电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获得1-羟基芘,本文以芘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与乙酰氯反应得到1-乙酰芘;然后与间氯苯过甲酸或过氧硼酸发生bayer-villiger反应,得到1-乙酰氧基芘;接着在甲醇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水解得到1-羟基芘,该合成路线短,原料易得,适应工业化生产,经1HNMR光谱鉴定,产物与1-羟基芘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992.
首先,以二苯基乙二酮和2-氨基乙酰胺为原料,通过环合反应和羟基氯代合成了5,6-二苯基吡嗪-2-醇(Ⅰ) 和5-氯-2,3-二苯基吡嗪(Ⅱ)。其次,化合物?Ⅱ?与4-异丙氨基丁醇反应得到4-[(5,6-二苯基-2-基)(异丙基)氨基]-1-丁醇(Ⅲ)。然后,化合物?Ⅲ?和溴乙酸甲酯发生Willianmson反应得到2-{4-[N-(5,6-二苯基吡嗪-2-基)-N-异丙基氨基]丁氧基}乙酸甲酯(Ⅳ)。最后,Ⅳ与甲基磺酰胺在叔丁醇钠作用下缩合得到目标产物Selexipag。对各步反应进行了优化,羟基氯代反应条件为: n (Ⅰ)∶n (POCl3)=1.0∶1.7,120?℃反应4 h。胺基化条件为: n (4-异丙氨基丁醇)∶n (Ⅱ)=4.0∶1.0,170?℃反应68?h。Willianmson反应条件为: n (Ⅲ)∶n (溴乙酸甲酯)∶n (四丁基溴化铵)∶n(氢氧化钠)=1.0∶1.0∶0.1∶15.0,甲苯为溶剂,80?℃反应5?h。酰胺化反应条件为: n (Ⅳ)∶n (甲基磺酰胺)∶n (叔丁醇钠)=1.05∶1.0∶1.5,室温反应2 h。优化工艺总收率达到74.5%,且反应条件温和,分离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3.
以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化铬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氧化铝(Al2O3)陶瓷基板上制备碳化铬(Cr3C2)薄膜,其中沉积温度为723 K至923 K,沉积时间为1 200 s。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Cr3C2薄膜的相组成、择优取向、宏观表面、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3 K至923 K下制备得到具有高度(130)择优取向的Cr3C2薄膜。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Cr3C2薄膜表面先由光滑变粗糙,后逐渐变光滑;薄膜晶粒呈椭球型生长;薄膜的厚度先增加后减小,从而导致电阻先减小后增大。在798 K时制备得到厚度最大且电阻最小的(130)择优取向的最佳Cr3C2薄膜。同时,在实验条件下Cr3C2薄膜表面存在少量的碳和Cr2O3。  相似文献   
994.
为确定嗜水气单胞菌中可用于Western Blot的适宜内参蛋白,考察了重组酶RecA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2在该菌不同培养阶段及培养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以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recA和gap-2基因,并对蛋白进行异源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RecA和Gap-2蛋白在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环境中铁离子浓度差异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recA和pET-28a-gap-2构建成功,可与His标签融合表达.纯化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RecA和Gap-2,以二者为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均达到1:512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ecA在细菌生长稳定期表达情况与前期有所差异,而Gap-2蛋白在该菌不同培养时期、温度及铁离子浓度差异的环境中表达较为恒定.研究表明,Gap-2更适合作为嗜水气单胞菌Western Blot检测用内参蛋白.  相似文献   
995.
以越岭公路岩质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首先,基于围岩开挖后二次应力场的空间效应,确定隧道模型的边界条件、尺寸要求及应力条件.结合实际的隧道工程施工工艺,建立具备开挖支护功能的隧道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型,以该模型作为研究隧道开挖与支护结构耦合分析的基础.基于数值模拟计算,分别构建围岩收敛曲线及纵向变形规律曲线.其次,建立隧道围岩与支护系统的收敛-约束图,并基于收敛-约束原理建立岩质隧道初衬安全系数求解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详细展示上述过程.结果表明该安全系数法可以量化表征围岩开挖与支护过程中的隧道安全性问题.同时,若以安全系数为量化分析指标,则能够对隧道施工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金银花的外观颜色与其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9批金银花中5-羟甲基糠醛和绿原酸的含量,引入色差仪测定不同年限的金银花色度值L*、a*、b*,同时通过SPSS 20.0将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结果与色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储存年限越长、色泽偏黄棕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越少,5-羟甲基糠醛含量越多;5-羟甲基糠醛和明度L*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9 (P<0.05);绿原酸和明度L*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7 (P<0.05).[结论]5-羟甲基糠醛与金银花色泽变化存在相关性,能更好的将外观指标与内在成分联系起来,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纳米C—S—H/PCE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凝结时间、早期水化历程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RD、TG、pH计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早龄期水化产物和液相碱度等进行表征,探讨了纳米C—S—H/PCE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掺加纳米C—S—H/PCE能有效缩短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浆体初凝及终凝时间,当C—S—H掺量≥1.0%时,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差明显缩短。纳米C—S—H/PCE加快了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提高了总的水化放热量,早期水化产物生成数量多,但对水泥水化产物类型没有影响,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体系8、12、16 h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8.
氧气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反应动力学缓慢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MXene基纳米材料(包括MXenes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具有丰富的组成、高比表面积和化学稳定性、可调电子状态、大量暴露的活性位点等独特的结构特点,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的一类ORR电催化剂或载体.开发高性能MXene基ORR催化剂为加速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的缓慢ORR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综述了MXene基ORR催化剂的设计原则,着重介绍了MXenes和MXenes复合材料在合成策略,组分、形态、结构与其电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材料电催化反应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构建MXene/过渡金属氧化物、MXene/过渡金属硫族化物、MXene/过渡金属氮化物、MXene/碳基材料、MXene/金属等MXenes复合材料,有望获得高活性、高稳定性的MXene基ORR催化剂.最后,本文提出该类催化剂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指出MXene基纳米材料在电催化ORR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许力方  杨正  孙雷 《当代化工》2021,50(10):2403-2407
为了消除内、外扩散对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仪进行了3种煤焦的气化反应实验,气化剂为CO2.研究了焦样粒径大小、焦样质量和气化剂流量对气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消除内、外扩散时的实验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气化温度对煤焦气化过程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选取了3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选取最适合描述气化反应的模型.结果表明:煤焦粒径对气化反应没有影响;随着煤焦质量减少,煤焦气化活性增加,但煤焦质量降低至一定值后气化活性不再变化;随着CO2流量增加,煤焦气化活性增加,但CO2流量增加至一定值后气化活性不再变化.混合反应模型最适合描述煤焦的气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浓度在60~120 mg/kg范围内均可提高芹菜的株高和产量,120 mg/kg剂量浓度处理对亩产量和株高的提高幅度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药剂对芹菜安全性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药剂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各剂量浓度对芹菜均没有明显药害,对芹菜的干物质重量、维生素(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