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34篇
  免费   5097篇
  国内免费   3401篇
工业技术   83132篇
  2024年   632篇
  2023年   2433篇
  2022年   2445篇
  2021年   2787篇
  2020年   2527篇
  2019年   3222篇
  2018年   1617篇
  2017年   2207篇
  2016年   2553篇
  2015年   2845篇
  2014年   4799篇
  2013年   3637篇
  2012年   4172篇
  2011年   4239篇
  2010年   3790篇
  2009年   3911篇
  2008年   4319篇
  2007年   3852篇
  2006年   3576篇
  2005年   3392篇
  2004年   3003篇
  2003年   2835篇
  2002年   2116篇
  2001年   1827篇
  2000年   1556篇
  1999年   1322篇
  1998年   1088篇
  1997年   999篇
  1996年   907篇
  1995年   801篇
  1994年   671篇
  1993年   588篇
  1992年   499篇
  1991年   583篇
  1990年   514篇
  1989年   544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优化模型药物Y147微乳处方中油相用量及乳化剂/助乳化剂的比例。方法: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微乳的粒径、多分散系数、乳化时间等为评价指标,优化Y147微乳处方中油相用量(重量百分比)、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结果:处方中油相百分比为14%,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为2时,制备的处方各评价指标均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较好的用于Y147微乳处方优化,结果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24.
研究制备了海绵负载纳米Al2O3微球的复合吸附剂(NAS),并用于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Al2O3微球(NAO)的平均尺寸为200~400 nm,在海绵上负载NAO会使其分散性更好。当NAO负载量分别为80 mg/g和60 mg/g时,NAS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性能为佳,分别需要60、120 min达到平衡,适应pH为2~5;两者均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NAS对Se(Ⅳ)、Se(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7.2、143.9 mg/g,能很好地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说明NAS表面不均匀,且属于多层吸附。经过2次的循环,对Se(Ⅳ)和Se(Ⅵ)的去除率有所降低,但均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说明NAS可再生循环利用。NAS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去除水中Se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利用无毒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微球并负载稀土元素,制得新型除氟吸附剂。配制水除氟实验中,Ce-CEB对F^-(纯NaF溶液)的静态吸附容量为17.7 mgF^-/g微球,F^-的脱除率为93.4%;对于具有复杂阴离子的配制水,Ce-CEB对F^-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12.3 mgF^-/g微球。  相似文献   
26.
为制备高效药剂13%甲维盐·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对配方中的溶剂、防冻剂、乳化剂和水质进行研究,最终确定13%甲维盐·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最优配方为:8%的甲维盐,5%的二卤代吡唑酰胺,10%的N-甲基吡咯烷酮,15%的碳酸二甲酯及22%的乳化剂800号,自来水补足100%.通过最优配方所制备的甲维盐·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各项性能良好,符合标准要求.室内毒力实验表明,药剂杀小菜蛾的高峰时间为第2 d前后,并且对其有显著的防治效果.13%甲维盐·二卤代吡唑酰胺微乳剂应用鳞翅目蔬菜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药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结合泸天化公司110kV变电站GIS微水超标处理情况,对GIS微水超标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GIS微水超标处理的关键过程和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了介绍。在保证安全供电的前提下,通过对GIS设备进行相关维护检修,达到消除电气设备隐患、保证核心供电设备运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对比研究了两种AISI 420型钢球化组织的平均粒径和圆整度,并对两种钢材进行了不同淬火和回火处理工艺.然后通过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来比较球化组织对淬回火特性的影响,同时借助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和质量分数3.5% NaCl溶液浸泡腐蚀来分析耐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细小弥散的球化组织在淬火时可以提高AISI 420型钢的C元素的固溶量,提高了其淬硬性,但是会提高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尺寸更小的退火态碳化物可以使AISI 420型钢的基体在奥氏体化过程中溶解更多的Cr元素,从而使得其在淬回火后基体Cr含量更高,减小贫Cr区产生几率,最终显示出更好的点蚀抗力;更少的大尺寸的未溶碳化物在腐蚀环境中降低了点蚀形核几率,提高了AISI 420型钢的耐蚀性能.所以在250℃回火时,AISI 420型钢耐蚀性好且硬度高,在480℃回火后,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针对某海上平台新型微气泡技术的应用,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除油的原理,通过与传统技术的对比,阐述了该技术较传统气浮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