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2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医药卫生   1536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593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079篇
  2013年   1011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1116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目的研究颈胸段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Codman、Slimlock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5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132.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共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方法显露肱骨远端及关节面骨折者11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方法显露骨折者11例。术后常规中药熏洗、CPM机训练、手法等综合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a,平均28个月(13—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7个月(4~10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结果:优9例(40.9%),良7例(31.8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为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术后早期开始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CPM训练、手法等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3.
丛远高  钱忠权 《中国骨伤》2007,20(12):855-856
20世纪90年代AO学者Gerber、Palmar等相继提出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的新概念以来,出现了以生物学固定为基础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这一崭新的骨折治疗方法已逐渐应用临床并取得了优良的治疗效果[1-2]。自2005年1月-2006年4月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左7例,右11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伤10例,跌伤4例,砸伤4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15例。按AO长管状骨骨折的综合分类法:42-B1型5例,B2型6例,B3型2例;42-C1型2…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天鹅型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SMC)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中皮质骨胶原构筑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另一侧用4孔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6、32周各处死9只动物取材,4只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固定段皮质骨胶原构筑的变化,5只用于骨干扭转生物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SMC组在整个固定过程中,皮质骨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DCP组术后4周,胶原排列出现稀疏,局部有小吸收陷窝形成;术后8周时,胶原排列紊乱,且有多个吸收腔形成;术后16周时,胶原纤维出现中断;术后32周,骨质疏松化更加明显。术后2周时,两组肱骨骨断端尚未形成骨性连接,不能测得力学数据。术后4~32周,SMC组骨折愈合部位的扭转刚度明显优于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468,P<0.05)。术后16周,SMC组骨折愈合部位的力学性能即接近正常,而DCP组术后16周扭转刚度即不再增加。结论SMC具有材料特性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对骨干不产生应力遮挡效应,而且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使骨的力学性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35.
136.
Foramen of Winslow hernia is a rare surgical condition that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most patients are diagnosed only at the time of surgery. As such,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is necessary to avoi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wo such cases. In the first case, a freely suspending gall bladder herniated into the lesser sac via the foramen of Winslow. This was diagnosed during a schedul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second case, the caecum herniated into the foramen of Winslow causing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nd ischaemic hepatitis. Diagnostic dilemma and treatment of the condition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对犬骨盆弓状线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 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前柱固定器和5孔重建钢板内固定,于术后2、4、6、8、12周处死动物取材,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检查,图像分析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值,研究不同应力作用模式下的骨盆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TMFS侧软骨组织形成,骨皮质、骨小梁及胶原纤维成熟时间明显早于钢板侧,术后6、8、12周,两侧骨折端新骨生成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MFS固定后于骨折端产生的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能够刺激骨折端成骨细胞的形成及骨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失败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259例中,8例术后出现内固定器松动、松脱、断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259例骨折患者中内固定失败8例,发生率3.1%;其中尺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2例术后内固定器断裂,二次手术达骨性愈合;锁骨骨折2例,肱骨及股骨骨折各1例术后出现内固定器松动翘起,骨折畸形愈合;1例髌骨骨折骨折愈合后髌骨爪松脱.[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只有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最佳的型号及长度,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进行安全的康复锻炼,才能避免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9.
吴向武  潘宏武 《中国骨伤》2007,20(6):406-407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效果欠佳,术后可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并发髋内翻畸形等.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采用DHS加TSP(股骨大粗隆稳定钢板),对32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用空心钉及空心改锥对100例不同部位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内固定可靠,创伤小,金属反应轻微。结论利用空心钉配合空心改锥治疗各种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