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urpose

Chronic tonsillitis (TC) is among the most common bacterial diseases in pediatric otolaryngolog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 in a cohort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tonsillitis (TC),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SK-3β activity index and inflammatory profiles of TC.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GSK-3β was comparably evaluated between children with TC (n?=?26) and tonsillar hypertrophy (TH, n?=?26). GSK-3β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T-q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inflammatory profiles between the TC and TH groups were also evaluated.

Results

We found that while GSK-3β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both TC and TH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detected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between groups. The protein level of p-GSK-3β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C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TH group. Additionally, the inflammatory markers, including NF-κB, T-bet, and IFN-γ were higher in the TC group compared to TH group. The GSK-3β activation index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NF-κB, T-bet, and IFN-γ in the TC group.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GSK-3β activation index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clinically applicable indicator for chronic recurrent inflammation in pediatric TC.  相似文献   
32.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 4例正常肝组织均呈PTEN蛋白阳性 ;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 8%(2 0 / 34)和 10 0 %(34/ 34)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中分化癌阳性率为 77 8%(14 / 18) ,低分化阳性率为 2 5 %(3/ 1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PTEN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门脉癌栓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但与HCC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HCC分化愈差 ,PTEN蛋白表达愈弱。PTEN蛋白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揭示胃癌及肠化组织中的 MUC1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行为之间的联系。方法:用 BC1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人正常胃肠道粘膜、肠化粘膜以及胃癌组织中 MUC1基因核心蛋白的表达。结果:人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广泛分布 MUC1基因产物(100%),而肠化组织及胃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9%、63.0%;胃癌组织中 MUC1基因表达与癌组织大小(P<0.01)、淋巴结转移(P<0.05)和临床分期(P<0.01)有明显的相关;胃癌组织中 MUC1基因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随着 MUC1基因表达的增强,淋巴结转移减少,临床Ⅰ—Ⅱ期的比例增多,不同类型肠化中 MUC1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上述结论强烈提示用 BC1抗体检测的 MUC1基因是胃癌进展有用标志,与胃癌的临床病理行为密切相关,而与肠化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NDR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NDRG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NDRG1蛋白在年龄≥60岁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者(P=0.002),淋巴结转移〉3枚组阴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3枚(P=0.031),早期乳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晚期乳腺癌组(P=0.014),而不同肿物大小和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DRG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组织SRp20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骨肉瘤组织和18例骨软骨瘤组织SRp2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中,SRp20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1%(9/64)和0(0/18),P=0.195;而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中,SRp20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4%(47/64)和5.6%(1/18),P<0.001.在骨肉瘤组织中,SRp20的细胞质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P=0.002)、Enneking分期(P=0.001)以及5年生存率(P=0.023)相关.结论:SRp20细胞质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靶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乳腺癌和非癌组织中DLC1表达及其与Ki-67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2例非癌组织(包括癌旁乳腺组织20例和乳腺纤维腺瘤22例)中DLC1-mR-NA、DLC1和Ki-67的表达。结果DLC1-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50%和57.7%)低于非癌乳腺组织(90.5%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18和10.729,P0.01)。DLC1-mRNA与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79,P0.01)。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1.5%,而在非癌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86,P0.01)。乳腺癌中DLC1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07,P0.01)。结论DLC1-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或缺失,提示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DLC1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功能,可作为乳腺癌新的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DLC1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望成为估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对文昌鱼脑泡中GnRH 和5 HT 神经自调节及相互调节的形态学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GnRH 阳性神经元含有GnRH 受体和5 HT 受体;5 HT 阳性神经元含有5 HT 受体和GnRH 受体。提示,文昌鱼脑泡中GnRH 和5 HT 神经元存在类似哺乳动物下丘脑的自调节和相互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ATM(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3例对放射耐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4例对放射敏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两组患者放疗前癌组织进行ATM蛋白检测。结果:癌组织ATM蛋白的表达在敏感组和耐受组分别为50.0%(17/34)和84.6%(11/13),耐受组明显高于敏感组(P=0.046)。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TM蛋白的高表达可导致肿瘤对辐射的耐受,ATM的表达状态可能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9.
CD44v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雅卿  郑爱文  张谷 《中国肿瘤》2002,11(8):485-486
目的:探讨CD44v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5例宫颈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D44v6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有脉管瘤栓组中的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脉管瘤栓组(P<0.05);且化越差,其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CD44v6在宫颈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早期预测肿瘤侵袭和评估预后是一种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LRP和蛋白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性与LRP的关系。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 氟尿嘧啶三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LRP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 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三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三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LRP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3.8%鳞癌和腺癌相比LR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LRP的表达与三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参与介导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