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29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 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同行评议中对于审稿专家审稿意见造假这一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其对学术不端的防范举措。【方法】 针对英文科技期刊办刊实践中所发现的审稿专家批量捏造或制造审稿意见的现象,探析其外在存续条件与内在动机,阐述这类造假意见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而总结出发现和防范此类学术不端审稿专家的有效方式。【结果】 在国际同行评议中,审稿专家审稿意见造假的学术不端情况并非个例,所提出的方式可有效发现和防范此类审稿专家。【结论】 在国际同行评议中,英文科技期刊需要针对审稿专家审稿意见造假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术不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代表性高校学报网站发布的同行评议伦理规范内容,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完善建议。【方法】 基于高校主办的73种代表性中文科技期刊,调查网站上同行评议伦理规范的发布情况,并对具体内容进行词频和属性分析。【结果】 仅12种期刊的网站公开发布了同行评议伦理规范内容,但部分栏目指示不明确,内容涵盖不全面,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的核查、独立评审的要求和异议申诉的流程3方面。【结论】 所调查网站发布的内容显示高校学报的同行评议伦理规范建设尚存在薄弱环节,须基于制度公开、保持独立和正视申诉3个原则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3.
韩璐  霍振响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8):1032-492
【目的】 通过对金属加工杂志社搭建的全媒体平台(以下简称“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特色和建设思维的研究,为科技类期刊的全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对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资料收集、思考和分析。【结果】 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的特色在于它不仅是不断延展的开放式平台,也是优质内容的一站式平台,更是用户导向的服务平台,亦是杂志社主导的共建性平台。【结论】 虽然金属加工杂志社的“大而全型”全媒体平台只是科技类期刊全媒体平台的一种类型,但其平台建设中的差异化思维、用户思维和融合思维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其他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在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探讨高校普通科技期刊的价值,并分析河北省高校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以期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认清发展现状,开拓思维,发展前进。【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高校普通科技期刊的价值,通过网络调研法了解河北省高校普通科技期刊的现状。【结果】 高校普通科技期刊在一流科研人才培养、一流科研成果产出、服务区域彰显一流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河北省高校普通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以双月刊为主,办刊历史均有一定的积累,期刊学科类别较全面,但存在刊名同质化、影响力指数分区普遍不高、被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不多、数字出版内容形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应加强向专业化转型、新媒体建设、集群化建设三方面的思考和尝试。【结论】 认识到自身价值,坚定发展信心,同时准确看到自身问题,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是高校普通科技期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并成长为一流科技期刊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析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 【方法】 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筛选出其在今日头条平台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阅读量为“10万+”的爆款文章,分析文章特征,并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环节提出有效策略。 【结果】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具有话题热、标题靓、排版精、互动深的特点;借力平台优势、融合科普定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巧搭新闻热点事件、精心设计版式以及多网媒滚筒式传播均为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的有力之举。 【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深挖优势资源,把好内容及传播环节,策略性运营,可为爆款文章生成提供保障,进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新媒体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以下简称Light)通过对标世界顶级光学期刊,探索缩小与世界顶级光学期刊差距的对策与措施,打造我国自主建设的领军期刊,为我国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与同领域的世界顶级光学期刊Nature Photonics对标,分析LightNature Photonics在发文体量、总被引频次、辐射范围、作者分布和尖端论文方面的数据。【结果】 Light围绕发现的两刊在引领科学研究、深入科学家群体和加速科学传播这三个方面的差距,自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资助以来,通过组织前沿热点和交叉学科专题,配合科学界重大事件引导科学研究;深入科学家群体,发掘高价值综述及重要学术成果;建设文章传播推广脉络,举办线上学术活动,建设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公众号等创新方式缩小差距。【结论】 Light作为“卓越计划”领军期刊,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从期刊建设方面真正起到领军的作用。在“卓越计划”的支持下Light不断对标世界顶级光学期刊,并探索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方法,逐步缩小与世界顶级光学期刊的差距。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中医药科研人员投稿时选择期刊的影响因素,以了解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等的投稿关注点,并为期刊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措施提供指导。 【方法】 选择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的审稿人和作者,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人员、在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中医药科技论文作者选择刊物投稿时的关注因素及投稿取向,在保证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作者选刊投稿最注重的因素为期刊级别,其次为期刊学术影响力、学术水平及信誉度,审稿公平性,期刊影响因子,审稿周期等,对稿酬的关注最低。 【结论】 对于不同级别和不同创刊年限的学术期刊,可针对不同作者群体关注的因素,有阶段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期刊的收稿量和学术影响力,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出版技术、运营、传播的需求,探究可行的技术应用、工具开发和平台建设策略。【方法】 2020年11月,通过问卷星向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参与问卷调查人员对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科技期刊运营模式、学术成果传播途径的了解和需求。【结果】 从402份面向科技期刊从业人员以及138份面向科研工作者的有效问卷中总结得出,参与问卷调查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运营手段的丰富和传播途径的扩展有实际需求。【结论】 结合目前国际出版领域领先的出版技术与运营和传播实践,向科技期刊及相关公司机构提出技术应用、运营平台建设和传播体系搭建的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化学期刊Synlett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中吸纳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的合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对文献和Synlett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实践的调研,介绍其应用情况,梳理其流程与特点,并将其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进行对比。 【结果】 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具有审稿耗时短、审稿意见更详细与深入、审稿偏见减少、单个审稿人工作量降低等优势;但其也面临着审稿人积极性降低、易受群体思维影响、原稿版权保护难、仅适用于专业性期刊等挑战。 【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以增强审稿人互动、探索多专家协作式审稿,以改进现有同行评议模式。同时,可以从改进审稿贡献评价与审稿人激励机制、完善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方面入手,优化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50.
高丹  何琳  李章超  尹欢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261-1077
【目的】在信息交流视角下,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探讨面向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科学信息交流模式框架,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分别从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视角,归纳总结国内外科技期刊所开展的知识服务。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期刊在服务模式、手段和渠道的差异,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应从集团化经营模式、自动化出版流程、基于微信矩阵拓展服务项目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知识服务体系,实现知识生产向知识服务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