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8篇
  免费   794篇
  国内免费   447篇
医药卫生   2301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1181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299篇
  2011年   1415篇
  2010年   1306篇
  2009年   1161篇
  2008年   1433篇
  2007年   1197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息者血清脂蛋白的变化及其与体质指数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以相同孕周的31例孕妇作为对照。测定36例妊高征患者血脂,脂蛋白的变化,计算LDL-C/HDL-C,并观察与体质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TG高于对照组(P〈0.01),HDL-C、LDL-C低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体质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血脂指标失去相关关系。结论妊高征患者脂代谢素乱,以甘油三酯及相关脂蛋白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2.
缬沙坦对炎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欣  王琳  杨汉东  闵新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491-149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和缬沙坦组,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主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学观察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AS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水平降低(P<0.01);主动脉血管内膜斑块减少,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降低(P<0.01);血管内皮VCAM-1表达减少(P<0.05)。结论: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脂质代谢无关,而与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分析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共60例,依照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脂变化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2.19±0.61)mmol/L、胆固醇平均水平(2.15±0.77)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4.55±0.55)mmol,L,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3.02±0.68)mmol/L、胆固醇平均水平(2.31±0.66)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5.15±0.71)mmol/L,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增强血糖控制效果、维持正常血脂水平,综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周期为15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TG与LDL-C值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H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改善预后,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脂含量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探讨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在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组102例、脑出血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测定三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结果脑梗死组三酰甘油和LDL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ApoB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DL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VLDL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A1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oA1/ApoB比较中,对照组高于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P<0.05),而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组中ApoA1/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脂代谢异常有所不同,ApoA1/ApoB可以作为预防脑卒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实效性。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低剂量组)、C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高剂量组)、D(二甲双胍组)组,在持续用药4周后,比较4组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的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Ins(胰岛素)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的FB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C、D组的TG、TC、LDL、HDL水平均较A组有显著改善(P<0.05);B、C、D组的Ins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苦瓜桑椹复方制剂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调查并分析干休所内60名80岁以上男性老干部服用他汀类药物近10年来血脂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4年3月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男性老干部每年体检的血脂数据,选择60名符合条件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观察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降低血脂作用。结果60名受检者三酰甘油(TG)下降30.4%(P<0.01),总胆固醇(TC)下降39.5%(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26.6%(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了11.4%(P<0.05)。自2012年改服阿托伐他汀后,TG、TC和LDL-C水平分别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9.4%(P<0.01)、21.8%(P<0.01)和17.2%(P<0.01),HDL-C升高8.9%(P<0.05)。结论近10年来规律服用他汀药物的男性老干部血脂水平改善,TG、TC和LDL-C呈下降趋势,HDL-C呈上升趋势,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1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1.2∥次,3次/d)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TC、TG、LDL-C、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HDL-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MT、颈动脉斑块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40 mg联合氨氯地平2.5 mg,均po,qd)40例及单药治疗组(氨氯地平5 mg,po,qd)4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较前有明显下降,且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前明显下降,但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郭春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0-1472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22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与131例同期入院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常规、血脂、肝功能等血液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各种血液指标之间的差异,统计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指标WBC、LYM、EO、RBC、HCT、HGB、MPV、大型血小板比率( 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 t =10.694、3.584、5.427、18.65、22.857、23.014、4.217、4.684,均P<0.05),PLT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1,P<0.05);观察组TG、TC、LDL-C、AST、ALT显著高于对照组(t=7.01、8.45、7.26、13.62、11.98,均P<0.05),而观察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t=4.13,P<0.05);ALT与TC、TG呈正相关(OR=1.762,P<0.05),与HDL-C呈负相关(OR=0.745,P<0.05);AST与ALT、TC呈正相关(OR=3.678,P<0.05),ALT与AST、HDL-C、TG存在较好的线性分布关系。结论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的血液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肝功能的指标与血脂指标之间的关系密切,降低血脂的含量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为脂肪肝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