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77篇
  免费   1964篇
  国内免费   2043篇
医药卫生   41284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772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738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475篇
  2012年   2064篇
  2011年   2160篇
  2010年   1793篇
  2009年   1802篇
  2008年   2994篇
  2007年   2446篇
  2006年   2241篇
  2005年   2610篇
  2004年   2112篇
  2003年   1909篇
  2002年   1510篇
  2001年   1223篇
  2000年   1037篇
  1999年   882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631篇
  1996年   634篇
  1995年   620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滨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韬  刘净  梁敬钰  余平  魏秀丽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90-1391
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et kit·为菊科蒿属植物,是中药茵陈的植物来源之一,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黄疸、肝炎等疾病[1]。滨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型涉及香豆素、黄酮、有机酸、烯炔、三萜、甾体和醛酮[2],其中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等多种成分具有利胆保肝活性。本研究对菌陈带花蕾的干燥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1);棕榈酸....  相似文献   
942.
附生型兰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生型兰科植物是兰科中的一大类群,其中许多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该类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给予了很大关注。作者综述了近15年来附生型兰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从化学成分角度阐明不同类型的兰科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从中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3.
远志的镇静催眠作用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沂  李文  张艳 《中成药》2005,27(6):728-730
目的:研究远志中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结果:以75%乙醇为提取溶媒,溶媒用量为20倍,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5小时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提取溶媒的用量为提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4.
黎祥胜  严宜昌  周涛 《中成药》2005,27(12):1470-1471
蜂の源是由蜂蜜提取精制而成,具有益智健体、延年益寿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蜂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酶、微量元素等[1].本文针对其免疫功能促进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5.
子宫实验和E-SCREEN实验在检测雌激素活性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 1 7β 雌二醇 (1 7β E2 )和四种植物提取物为受试物 ,研究子宫实验和E SCREEN实验在检测雌激素活性中的相关性。方法 断乳雌性小鼠 (1 0~ 1 2g)按体重分为 6组 ,分别给予小茴香、山豆根、补骨脂和川牛膝提取物 (1 0g kgBW ,ig)、1 7β E2 (0 5mg kgBW ,sc)和蒸馏水 (ig) ,持续 9天后处死动物剥离子宫称重。分别在人类乳腺癌MCF 7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四种植物提取物 (终浓度 1 0mg L)和 1 7β E2 (终浓度0 3μmol L) ,计算各组细胞在 1 2 0h内的平均群体倍增时间 ,分析小鼠子宫重量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4种植物提取物均可使小鼠子宫重量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子宫重量与群体倍增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r=- 0 96 7,P <0 0 1 )。结论 子宫实验和E SCREEN实验结果在检测雌激素活性物质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6.
卓勤  杨晓光 《卫生研究》2004,33(4):502-504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 (HPT)是转基因作物中重要的标记蛋白 ,其活性的测定对含有该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的植株构建、基因沉默、标记基因去除及安全性分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活性测定的几种方法 ,包括放射化学法、抑菌生长法及酶耦联法 ,其中放射化学法用于检测组织粗提蛋白中的HPT活性 ,而其他两种方法适用于纯化过的HPT蛋白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947.
应用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溶血弧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夏季,常可从食用不洁海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病人肛拭标本中分离到。目前一般认为该菌的热稳定性溶血毒素(TDH)是重要的毒力因子。TDH可在莪萋氏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称作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1]。临床上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株几乎都是KP阳性,因此通常认为KP阳性为产毒株,KP阴性为非产毒株。  相似文献   
948.
近年来,血管活性药物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长足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49.
125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3月间125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三项试验、胆红素、血红蛋白测定,部分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治疗方法有光疗、换血及输丙种球蛋白.结果:125例中ABO溶血病121例(占96.8%);三项试验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9例(39.2%),释放试验阳性110例(88%),游离试验阳性87例(69.6%);高胆红素血症95例,9例发生胆红素脑病;血红蛋白<145 g/L者68例;48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光疗81例,用丙球14例,换血治疗10例.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必须根据三项试验和临床进行综合分析;胆红素浓度高及诊治时间迟是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等程度的黄疸也可导致脑损伤.对于中等程度的黄疸可行光疗或丙球治疗,重症黄疸应予丙球和(或)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950.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 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同时以 11种细菌作对照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 PCR反应体系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检测 12种细菌 ,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 ,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 ,DNA灵敏度为 16 6 .6 fg/ μl,菌液灵敏度为 6 9cfu/ ml或 6 cfu/ P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反应体系检测 4 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 ,无干扰。对 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 4 8份样品和 10 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 ,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 PCR阳性 ,其中 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 ,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 2 h。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