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医药卫生   45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作为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查,以其操作容易、安全无痛、检查快速、可床边检测、可重复检测和术中监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6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的TCD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频发TIA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频发TIA患者给予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并与应用羟乙基淀粉-20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的42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等项目变化的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效率(72.1%)明显高于对照组(40.5%)(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TIA发作控制率(48.8%)明显高于对照组(19.0%)(P<0.01);治疗组血流变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频发TIA能明显提高TIA控制率,减少脑梗死发生率,是频发TIA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非器质性头痛,周期性发作,以半侧头痛为特点,每次发作的性质相似,以女性患者居多,大多数患者起病于青春期前后,今收集我院门诊自2003年1月到2006年1月采用刺五加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120例,取得确切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合资企业制剂为对照,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尼莫地平片剂进行溶出度对比研究,评价不同厂家制剂质量水平.方法:随机取厂家A、B、C及对照厂家,对照厂家以尼莫同为对照,A厂为尼莫地平片1,B厂为片2,C厂为片3.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尼莫地平的浓度,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规定,考察不同片剂在以醋酸盐缓冲液(pH 4.5)(含0.3%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溶出度.结果:对照制剂与3种试验制剂的溶出度均符合药典的规定,但其药物的溶出过程却有比较大的差异,其中C厂生产的片剂体外溶出过程与对照制剂相似,而A厂与B厂制剂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对照制剂.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片剂的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
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江  章国平 《医药导报》2005,24(2):122-122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192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治疗组 72例联合用药 ,即口服尼莫地平胶囊每次 2 0~ 40mg ,tid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5~ 10mg ,睡前服 ;7d后改为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5~ 10mg ,睡前服。共治疗 5周。对照组A 62例服用尼莫地平胶囊 ,每次 2 0~ 40mg ,tid。持续 5周。对照组B5 8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每次 5~ 10mg ,睡前服 ,持续 5周。采用评分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4% ,对照组A总有效率 77 4% ,对照组B总有效率 77 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均P <0 0 1) ,对照组A和对照组B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与盐酸氟桂利嗪联用 ,给药方法简便 ,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靠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2种晶型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家兔单剂量交叉口服尼莫地平不同晶型胶囊, 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非隔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利用方差分析、单-双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尼莫地平晶型Ⅰ和Ⅱ的cmax分别为46.7和39.6 ng·mL-1,tmax为2.8和3.0h,AUC0→t为351.5和341.0 ng·h·mL-1尼莫地平晶型Ⅱ相对于晶型Ⅰ的生物利用度为97.0%。结论尼莫地平2种晶型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尼莫地平的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尼莫地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血样碱化后用乙醚萃取,在Hypersil-BDS色谱柱上,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检测波长为 238 nm.结果尼莫地平浓度在1.96 ~196.0 ng/mL范围线性相关(r=0.9997,n=5).最低检测限约为0.98 ng/mL.三种浓度的相对回收率为98.56%~102.9%,日内RSD为2.82%~4.33%(n=5), 日间RSD为4.74%~6.05%(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适合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尼莫地平缓释水凝胶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瓜尔胶-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工艺,并以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选择搅拌速度、交联剂用量、聚合物浓度、乳化剂用量、油/水比5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通过L16(45)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在电镜下观察微球形态,用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及累计释药量.结果:5因素对微球制备工艺的影响依次为交联剂用量>乳化剂用量>聚合物浓度>搅拌速度>水/油比.经过优选制得的尼莫地平水凝胶徽球,球形度较好,表面较光滑,载药量为(1.40±0.27)%.体外释药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及Higuchi方程均能较好地对其进行拟合.结论:本法工艺稳定可行,所得尼莫地平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建立尼莫地平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分析手段 ,采用反透析法测定尼莫地平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 反透析法透析平衡时间为6h ,游离药物回收率符合要求;此法测得自制尼莫地平纳米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85.69%±3.13% ,10h内无渗漏,方法重现性好。结论 反透析法便捷、准确 ,适用于脂溶性药物尼莫地平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100.
张鲜利  王宇 《中国药师》2004,7(2):87-87
尼莫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 ,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本文研究了尼莫地平在脑缺血患者的药动学及血浆中腺苷水平的影响。12名脑缺血患者 (9名男性和 3名女性 ) ,平均年龄(6 8.8± 11.2 )岁 ,平均体重 (6 7.9± 9.3kg被纳入研究。在不同时期给患者输注 (剂量为 0 .0 3mg/kg)和口服 (单剂量为30 ,6 0和 90mg)尼莫地平。在固定时间采集供腺苷和尼莫地平测定的血样 ,为时 4 80分钟。血浆中腺苷和尼莫地平的水平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检测。静脉和口服给予尼莫地平后 ,可见血浆中腺苷水平显著增加 (P <0 .0 0 1)有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