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医药卫生   30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优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培养工艺,提高抗体表达水平。方法对商业化的化学限定培养基和流加物进行筛选,利用JMP软件对流加培养工艺(fed batch culture)进行全因子析因实验设计,对接种细胞密度、流加物的体积分数和流加时间进行优化。结果经过筛选确定了工程细胞株的基础培养基和流加物,经培养工艺优化后,使工程细胞株的最大活细胞密度由原工艺的7×106m L-1增加到14.6×106m L-1,抗体的表达水平由原工艺的1.0 g·L-1增加到2.5 g·L-1,分别增长了109%和150%。结论通过优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培养工艺,使抗体的表达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2.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是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或尿道炎,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滴虫病是性传播疾病,有助于HIV的传播[2].近年来,该病有上升的趋势,有资料显示,阴道毛滴虫可以传染给婴儿[3-5].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致力于阴道毛滴虫的研究,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成为科研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工作.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阴道毛滴虫的科学研究达到新的领域,但其前提是需要分离培养出高质量的虫体.目前,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的研究报道颇多,但对其转种密度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6-9].因此,为了节约资源以及达到最好的观察和研究效果,找到适合阴道毛滴虫的最适转种密度和最佳生长时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0.5%硫代硫酸钠、10%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ic soy broth, TSB)培养基、10%Letheen肉汤培养基对实验室常用的4种消毒剂的中和效果,为疫苗生产和检定中科学选择中和剂提供依据。 方法  取生长良好的Vero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组8个复孔,置于37 ℃、5% CO2培养过夜。将3种中和剂分别与杀孢子剂、0.5%“84”消毒液、酸性苯酸盐、碱性苯酚盐4种消毒剂中和后,接种于单层生长的Vero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0.5%硫代硫酸钠分别与杀孢子剂、0.5%“84”消毒液中和后接种细胞,8孔细胞全部存活;而0.5%硫代硫酸钠分别与酸性苯酚盐和碱性苯酚盐的中和产物接种细胞后,细胞全部死亡。10% TSB培养基分别与酸性苯酚盐、碱性苯酚盐中和后接种细胞,8孔细胞全部存活;而10% TSB培养基分别与杀孢子剂和0.5%“84”消毒液的中和产物接种细胞后,细胞全部死亡。10%Letheen肉汤培养基接种细胞后,8个孔细胞全部死亡。结论  0.5%硫代硫酸钠可中和杀孢子剂和0.5%“84”消毒液的消毒作用,10%TSB培养基可中和酸性苯酚盐和碱性苯酚盐的消毒作用。10%Letheen肉汤培养对Vero细胞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
背景:目前干细胞工程种子来源多样化,羊水中存在胎儿脱落细胞,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来源干细胞。目的:探索不同成分培养基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s)体外培养的影响,并分析最适培养基体外培养的h-AFMSCs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优化的h-AFMSCs培养方案。方法:孕16~24周的孕妇产前检查中获得羊水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并采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h-AFMSC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从孕中期羊水中可分离出h-AFMSCs,体外使用低糖DMEM培养基(L-DMEM)+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与合成培养基MESEN PRO体积比1:1配制的培养基对其扩增促进作用最强。h-AFMSCs高表达CD29、CD73、CD90、CD105、CD166,低表达CD14、CD34、CD45及HLA-DR;分离培养的h-AFMSCs高表达的干细胞基因为OCT-4和Nanog;h-AFMSCs体外具有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且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孕中期羊水是低免疫原性的h-AFMSCs的良好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5.
制药工业洁净室内存在许多抑制微生物生长因素,消除这些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是正确评估洁净室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境监测培养基的选择不当也不能正确评估洁净室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为建立骆驼刺总黄酮提取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验证.结果 采用平皿法实验,骆驼刺总黄酮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消除药物抑菌活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结论 骆驼刺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抑制活性,须采用特殊方法消除药品的抑菌活性才能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真实含量.  相似文献   
97.
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状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将同一株人芽囊原虫阳性粪便标本以2×105细胞/管接种至RPMI1640、199和LES培养基中,加入20%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pH值为7.5,放置厌氧罐中于37℃恒温培养,每24h计数,每6d转种1次。观察人芽囊原虫在3种培养基中的存活时间、虫体密度和虫体形态。结果人芽囊原虫在RPMI1640培养基中存活时间最长、虫体密度最高,虫体以空泡型多见;在LES培养基中存活时间最短、虫体密度最低,但虫体形态清晰、规则;在199培养基中存活时间和虫体密度均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RPMI1640培养基适宜人芽囊原虫的生长繁殖,为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首选培养基;LES培养基中虫体形态清晰、规则,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形态学研究;199培养基也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培养,但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不同p H值条件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对致病岛基因的影响。方法将2株EPEC菌株(E11313和E11435)分别接种于p H值为7、9和11的LB培养基,用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检测2株菌株产生物膜能力,观察产生物膜菌株及非产生物膜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差异,将2株菌株产生的生物膜溶解,提取总RNA,定量PCR检测不同p H浓度的生物膜与致病岛基因Esp 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E11435为生物膜阳性菌株,E11313为生物膜阴性菌株,p H为7~9之间,生物膜的形成变化不大,当p H值=11时,菌株形成生物膜更容易,E11435菌株形成的生物膜可影响EPEC致病岛Esp A基因的表达,且当p H=11时,Esp 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碱性环境可促进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阳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显著提高致病岛Esp A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活力源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细菌计数按养基稀释法(0.5ml/皿)进行验证,霉菌及酵母菌按常规法(1ml/皿)进行验证,控制菌按常规法验证。结果:细菌按培养基稀释法(0.5ml/皿)计数,霉菌及酵母菌按常规法(1ml/皿)计数,试验组的回收率均达70%以上;大肠埃希菌及大肠菌群按常规法均能检出。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活力源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制并筛选适合从腐败材料分离鼠疫菌的选择敏感培养基,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自制赫氏消化液为基础,加入刺激鼠疫菌和抑制杂菌生长的生化试剂配制成2种选择敏感培养基,以常见致病菌株、耶尔森氏菌属中与鼠疫菌近源的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评估2种培养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以上培养基分离野外腐败动物材料的鼠疫菌,评价几种选择培养基的应用效果。结果1号培养基(4%十二烷基硫酸钠选择培养基)对鼠疫菌检测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培养24 h鼠疫菌发育为典型成熟菌落,应用该培养基从腐败动物材料中分离鼠疫菌阳性检出率与龙胆紫选择培养基一致。结论4%十二烷基硫酸钠选择培养基分离鼠疫菌效果优于龙胆紫选择培养基,可用于野外腐败动物材料的鼠疫菌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