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3篇
工业技术   4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试验束打靶产生的次级束中包含质子,其中能量约为50MeV~100MeV的质子占有很大比例,这弥补了国内高能质子源的空白。本工作计算得到次级束中的质子能谱,建立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方法,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次级束质子辐射环境中,计算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设计了SRAM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测试试验,发现SRAM单粒子翻转和注量有良好的线性,这是SRAM发生单粒子翻转的证据。统计得到不同特征尺寸下SRAM单粒子翻转截面,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相符,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减小器件位单粒子翻转截面减小,但器件容量的增大,翻转截面依然增大,BEPC次级束中的质子束可以开展中高能质子单粒子效应测试。  相似文献   
5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式SEU加固的10管PD SOI静态存储单元。通过将互锁反相器中的上拉和下拉管分割成两个串联的晶体管,该单元可有效抑制PD SOI晶体管中的寄生BJT和源漏穿通电荷收集效应,这两种电荷收集效应是引起PD SOISRAM翻转的主要原因。通过混合仿真发现,与穿通的浮体6T单元相比,该单元可完全解决粒子入射单个晶体管引起的单粒子翻转。通过分析该新式单元的翻转机制,认为其SEU性能近似与6T SOI SRAM的单粒子多位翻转性能相等。根据参考文献的测试数据,粗略估计该新式单元的SEU性能比普通45nm 6T SOI SRAM单元提升了17倍。由于新增加了四个晶体管,该单元在面积上增加了43.4%的开销,性能方面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3.
李辉祥  黄光明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3):128-130,136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的TFT-LCD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增加片外SRAM,以提供显示缓存。并使用CPLD实现两大主要功能,一是产生TFT-LCD要求的时序信号,二是协调TFT-LCD和MCU对SRAM的读写访问。相对于常见的TFT-LCD控制器,该设计方法优势明显:结构简单,并且性价比高,驱动小尺寸TFT屏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The pulsed laser facility for SEU sensitivity mapping is utilized to study the SEU sensitive regions of a 0.18/zm CMOS SRAM cell. Combined with the device layout micrograph, SEU sensitivity maps of the SRAM cell are obtained. TCAD simulation work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SEU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RAM cell. The laser mapping experiment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graph information of the SRAM cell and the TCAD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present that the test technique is reliable and of high mapping precision for the deep submicron technology device.  相似文献   
55.
提出一种改进4管自体偏压结构SRAM/SOI单元. 基于TSUPREM4和MEDICI软件的模拟和结构性能的分析,设计单元结构并选取结构参数. 该结构采用nMOS栅下的含p+埋沟的衬底体电阻代替传统6管CMOS SRAM单元中的pMOS元件,具有面积小、工艺简单的优点. 该结构可以在0.5V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与6管单元相比,该单元瞬态响应正常,功耗只有6管单元的1/10,满足低压低功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HAST tests of 64 K and 256 K SRAMs of 10 manufacturers at three temperature/humidity conditions. Failed memory cells are clustered in four different, manufacturer dependent, way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type of defect cluster and weaknesse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7.
以复杂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采用"CPLD+SRAM"的方案进行液晶显示驱动电路的设计。论述了液晶显示驱动模块的系统总体设计、控制器的设计及SRAM中数据的读写,并对CPLD的扫描时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8.
王刚  刘勇  董乾  李冰 《电子与封装》2009,9(10):26-29
SRAM作为常用的存储器,在速度和功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较大的面积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原因。文章设计了一种256×8位动态功能重构的SRAM模块,在完成基本SRAM存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重构标志信号tag及附加的控制逻辑信号,复用基本SRAM模块存储资源,使系统完成FIFO的顺序存储功能。整个设计一方面拓展了基本存储体的功能,另一方面,FPGA验证结果显示:实施重构方案后同一块FPGA器件的硬件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了。最后,采用插入门控时钟的低功耗优化方案进行了DC综合,结果显示动态功耗降低了59.6%。经过“重构”的方式后,只增加了少量电路便可以实现动态数字电路的基本功能,一方面完成了功能上的拓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存储模块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使SRAM具有了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59.
对超深亚微米存储器(32 k SRAM)激光辐照下的剂量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测量了SRAM激光辐照下的效应规律,比较了零时SRAM的状态(读状态和片选无效状态)对效应规律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初步的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60.
高性能SRAM的低功耗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0.13 μm标准CMOS工艺,全定制设计实现了一款8 kB(8 k*8 bit)的高速低功耗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分析了影响存储器性能和功耗的原因,并在电路布局上做了改进,将两个3-8译码器进行拆分与重组,降低了互连线的延迟和耦合作用;同时,对灵敏放大器也做了改进.版图后仿真表明,在电源电压为1.2 V、温度为25 ℃的典型条件下,读1延时为766.37 ps,最大功耗为11.29 mW,功耗延时积PDP为8.65 pJ,实现了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