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586篇
工业技术   51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当参与主体数量规模越来越大时,节点与企业之间的1:1匹配关系将造成节点数量众多,从而造成网络开销大、共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中间件使得节点与企业之间1:1关系变为1:n的关系,对所涉及到的企业身份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认证,提出一种基于ECC-ZKP(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zero—knowledge proof)的可控身份管理与认证模型,实现身份的可控管理和完成可信交易前所需要的身份认证。通过模型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供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进行身份的管理和认证,且节点与企业之间1:n关系相比较于1:1关系减少了网络开销并提高了共识效率。  相似文献   
42.
一种云计算中的多重身份认证与授权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penI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云计算中的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技术。OpenID为用户以一个身份在多个云服务中通行提供了一种方式,也解决了因遗失在云提供商处注册的云身份凭证而不能登录的问题。但用户以OpenID身份登录云服务后,却不能访问该用户的云身份拥有的资源,且OpenID技术也没有对请求身份信息的云服务进行认证与细粒度授权。因此文章在OpenID技术和OAuth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重身份认证与授权方案来解决上述同一用户不同身份的资源不可访问问题,以及身份信息等资源访问流程中的细粒度授权问题。  相似文献   
43.
文章通过静态分析Android系统源代码以及动态监控应用程序安装、执行过程中的签名验证流程。对Android系统的代码签名验证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Android系统仅在应用程序安装时进行完整的代码签名验证,在后续的程序执行过程中只对程序包进行简单的时间戳及路径验证。该安全隐患使得攻击代码可以绕过签名验证机制,成功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44.
文章对匿名凭证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对现有匿名凭证方案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其主要设计思想和应用到的相关技术,并对匿名凭证系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PKI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KI技术引入校园网络,构建基于PKI技术的数字认证中心,既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实现安全文件传输,又解决了校园网络用户身份认证的问题,推进高校信息化的同时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Privacy and security concerns inhibit the fast adaption of RFID technology for many applications. A number of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that address these concern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real-world solutions that are secure, maintain low communication cost an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ubiquitous EPC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2 tag protocol (C1G2) are still needed and being investigated. We present a nove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which offers a high level of securit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 random key scheme with a strong cryptography. The protocol is applicable to resource, power and computationally constraint platforms such as RFID tags. Ou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t can provide mutual authentication, untraceability, forward and backward security as well as resistance to replay, denial-ofth-service and man-in-the-middle attacks, while retaining a competitive communication cost. The protocol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EPCglobal C1G2 tag protocol, which assures low implementation cost. We also present 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our protocol on real-world components such as the INTEL WISP UHF RFID tag and a C1G2 compliant reader.  相似文献   
4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 is a contactles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which uses small and low cost RFID tag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current security and privacy preserving schemes is that, in order to identify only one single tag, these schemes require a linea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n the server side.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for passive RFID tags that provides confidentiality, untraceability,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efficiency. The proposed protocol shifts the heavy burden of asymmetric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operations on the more powerful server side and only leaves lightweight hash operation on tag side. It is also efficient in terms of time complexity, space complexity, and communication cost,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for practical large-scale RFI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8.
Web服务器生成Cookies并作为文本存贮于用户计算机硬盘或内存中,是实现Web应用认证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Cookie认证机制的实现过程与特点,并且论述了该认证机制易遭受的安全威胁以及安全需求,并给出实现安全Cookie认证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49.
杨文彬 《计算机仿真》2012,29(3):327-329,393
提出一种快速身份认证方法。待验证用户提出证书申请后,利用门限的思想将证书颁发的任务分派到每个认证参与者身上,通过计算得到的认证参与者的子证书集合,完成身份认证,避免了所有认证工作都在认证中心进行计算造成的认证效率低的问题。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完成用户的身份认证,同时保证了认证的安全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尽管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各类卡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中,信用卡,现金卡,驾驶执照,等等,其实与钱包同等重要。为了防止这些卡被非法使用,用户认证是必不可少的。最常用的用户认证方法就是要求用户提供某些个人信息。如果用户提供的信息与卡中记录的信息一致,我们就认为用户是合法的。然而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卡就有可能被非法使用。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图像变形的卡用户认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真正持卡人的脸部图像通过图像变形隐藏到某个覆盖数据下,并把恢复原图像所需要的钥匙信息分散保存到卡,终端,服务器等不同地方。在用户使用卡的时候,认证系统可以利用反变形技术恢复原图像,让受权人察知到用户的真伪,从而有效地保护持卡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