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10篇
  免费   2704篇
  国内免费   3042篇
医药卫生   94156篇
  2024年   428篇
  2023年   1531篇
  2022年   1451篇
  2021年   1954篇
  2020年   2187篇
  2019年   1888篇
  2018年   963篇
  2017年   1517篇
  2016年   1668篇
  2015年   2260篇
  2014年   4575篇
  2013年   4468篇
  2012年   6070篇
  2011年   6694篇
  2010年   6276篇
  2009年   5957篇
  2008年   6199篇
  2007年   5644篇
  2006年   5185篇
  2005年   4783篇
  2004年   4736篇
  2003年   3209篇
  2002年   2789篇
  2001年   2068篇
  2000年   1477篇
  1999年   1257篇
  1998年   1140篇
  1997年   1156篇
  1996年   1041篇
  1995年   789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324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究治疗甲状腺癌时使用甲状腺全切术的价值与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取耳鼻喉科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还需要采用核素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这些患者经过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高达94.0%,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较少,几率为9.0%。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320-132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6h、24h、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可加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缓解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络四联症一期手术根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手术根治的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室缺大小,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狭窄程度。常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矫治手术。术后常规监护>48 h,辅助呼吸10 h~3 d,出院时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结果术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死亡5例,灌注肺死亡3例,右心衰竭死亡1例,术后并发严重心律紊乱死亡1例,余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48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达Ⅰ~Ⅱ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婴幼儿法络四联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现代护理管理理念下"滴滴护士"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4月外科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现代护理管理理念下"滴滴护士"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急救和物品管理、"三基"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将现代护理管理理念下"滴滴护士"用于外科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手术后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尽管手术操作无菌细致,及时给予适当的全身抗生素,但手术部位感染率仍然很高[1-2]。据报道,我国脊柱手术感染的风险从0.5%~7.8%不等[3-4]。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显著增加脊柱术后感染,感染后治疗的费用可达10多万美元[5],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自体骨植骨联合抗结核药物局部缓释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及对脊髓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行脊柱结核治疗的92例患者展开研究,结合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脊髓神经损伤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脊髓神经损伤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自体骨植骨联合抗结核药物局部缓释应用至脊柱结核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对于脊髓神经损伤也可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性、矫形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其中男童47例,女童36例,平均手术年龄5.98 (1.5~13)岁。行半椎体切除术40例,Ponte截骨术31例,经椎弓根截骨术8例,全脊椎切除术4例。随访时间24~35个月。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0.92±16.74) min (201.51±27.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340.23±89.52) mL vs.(392.64±100.41) mL]及术中透视次数(4.36±0.89 6.05±1.28)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9.91%)(X^2=218.00,P<0.05),平均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4±1.05) min vs.(8.35±2.2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两组患儿矫形率无明显差异(t=-1.135,P=0.272)。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胸膜损伤、硬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脊柱结构及形态,为制定手术计划及手术置钉提供帮助,从而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8.
体外循环是心内直视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非外科性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体外循环造成的血小板功能损伤被认为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非外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体外循环引起血小板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低温、血液与气体接触、生物相容性、剪切力、鱼精蛋白、肝素、麻醉药物的使用、机血回输、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流转时间等。  相似文献   
49.
《西北医学教育》2016,(3):483-486
目的探讨在当今医疗环境以及国家施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体系下,年轻外科住院医师如何学习,并进一步缩短自己的外科手术学习曲线。方法自我院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以来,通过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两组经验丰富的老一代手术医师所行的直肠癌腹腔镜切除手术病例共是233例,对单种手术进行手术时间分析,得出老一代外科医师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进一步阐明现阶段年轻外科医师如何学习才能缩短自己在外科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曲线。结果老一代外科医师的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转折点大约在34例左右,在当前的学习氛围和行医背景下,年轻外科医师的学习曲线要达到老一代医师的手术技术水平标准,可能需要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努力。现阶段年轻医师需借助规培体系的良好学习契机,最大程度地缩短自己的外科学习曲线。结论现阶段年轻医师抓住规培学习契机,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规培,致力于缩短外科生涯的学习曲线,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0.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1,(3):F0003-F0004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为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自1998年1月起被确定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主要介绍我国实验外科科研成果和研究现状,以从事外科各专业临床、科研、教学的中高级医师为读者对象。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服务广大外科工作者、促进外科学术交流和外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外科科研成果、传递外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现代外科先进技术、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