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9篇
  免费   635篇
交通运输   1231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针对焊接钢结构现场施工过程中,以大运高速公路康庄服务区大型加油广场的钢结构施工为实例采取的一些新技术措施等进行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32.
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特种液和橡胶轮胎等统称为汽车运行材料。分析汽车运行材料在现代电控汽油轿车上的使用情况,给出相应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可为维修人员和驾驶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论述了几种冷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并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了如何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实际状况来优化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34.
苏祖平  欧阳华林 《公路》2006,(9):107-111
通过平板抗裂试验,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采用RCM法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使用P.Ⅱ42.5(R)硅酸盐水泥、Ⅱ区中砂、5~25 mm碎石、Ⅰ级或Ⅱ级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新一代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C 50~C 60海工耐久混凝土。  相似文献   
35.
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悬浮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常导电磁吸力悬浮系统悬浮气隙小、悬浮功率大,电动斥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静止悬浮、磁场污染大。由于受电流变化率限制,单独采用高温超导线圈构成的电磁吸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稳定悬浮。经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吸力型悬浮系统方案。采用这种混合式悬浮方案可增大悬浮气隙、实现稳态"零"功率悬浮、减轻车体重量、降低制冷费用、且无磁场污染。  相似文献   
36.
京秦线提速路涵过渡段动力仿真与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列车 路基动力仿真计算。在不同速度条件下,通过对路涵过渡段加固前后状态下机车车辆运行安全舒适性指标、轨道及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对京秦既有线路涵过渡段提速到200km/h的适应性及加固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评价意见与建议,并与随后的实车试验进行了对比。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铝合金、不锈钢和耐候钢等三种车体材质对车体质量及城轨车辆运行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本文提出在电气化铁路远动系统中采用高性能,低价格,灵活易用的通讯网络BITBUS构成分层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用网络结构代替常规的双机加切换器的结构。既简化了系统结构了又成功地解决了系统资源的共与分配,并为系统以后可能的扩展与联网打下了基础。运用软件工程学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开发系统软件,使系统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充,本文针对电气化复线渡线开关监控系统的特点,给出了该系统采用的软,硬件方案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9.
编组站驼峰车辆溜放速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和红外线传感器为主,研制了编组站驼峰车组溜放速度控制系统,系统通过检测车辆溜放的速度,计算出所需制动力的大小,通过缓器对车辆溜放进行速度控制,并具有对解体车辆自动计数,各种故障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0.
疲劳寿命计算是机械设计的重要步骤,而利用标称应力和可比构件或零件的实际疲劳特性这一疲劳分析方法是疲劳寿命计算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地阐述其计算原理和具体步骤,并将此疲劳分析方法应用于货车车辆实际的疲劳计算中,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