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2篇
工业技术   7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FTIR、XRD研究了抚顺油页岩(OS)的组成结构,TG⁃MS分析了过渡金属盐催化剂(页岩灰作为载体负载NiCl2•6H2O、CuCl2•2H2O、ZnCl2)对OS热解的催化作用和挥发分析出的影响规律,采用Coats⁃Redfern模型分析过渡金属盐催化剂对OS热解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中矿物质主要由石英、硅铝酸盐和少量的碳酸盐组成,有机质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三种过渡金属盐催化剂对OS热解均有促进作用,且OS单独热解时,在390.1~581.8 ℃快速热解,占总失重的76.19%。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盐催化剂能降低OS热解所需的活化能,其中NiCl2•6H2O降低OS热解活化能的能力最高(18.7 kJ/mol),比OS单独热解活化能降低了23.55%。过渡金属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排序为NiCl2•6H2O>CuCl2•2H2O>ZnCl2。此外,过渡金属盐催化剂还能促使OS热解发生挥发分的裂化、芳构化和焦化等反应,从而提高挥发分中脂肪烃(以烷烃、烯烃为代表)和芳香烃浓度。  相似文献   
92.
在油井开采原油时,会产生伴生气,而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中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进而堵塞运输管道,因此研究油砂体系(含原油的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不含原油的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在初始压力为4.00、6.00、8.00 MPa,石英砂粒径为20、30、60、80目,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油砂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情况以及最终耗气量。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相同的油砂体系中,石英砂粒径越小,水合物生成诱导期越短,水合物生成速率越大。研究石英砂粒径对水合物生成最终耗气量的影响发现,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减小,耗气量先增加后减少,当石英砂粒径为60目时,耗气量达到最大,其值为0.19 mol。同时,对油砂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两种体系中都存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因此水合物生成速率相差不大;在石英砂粒径相同的条件下,油砂体系中最终耗气量小于纯石英砂体系中的最终耗气量,这说明原油对水合物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油砂体系中,压力越大,越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3.
A series of high oil-absorption resins with low cross-linking degree were synthesized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stearyl methacrylate(SMA),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EHMA), and styrene(St) as monomer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ith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 was also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that are mainly known to affect their synthesis. Thus, the effects of the monomer mass ratio(EHMA:SMA), the rigid monomer(St) dosage, the porous agent(acetone) dosage, and their pairwise interaction on the resin's oil-absorption capacity were analyzed, highlighting PSES-R_2 as the resin with the optimum performance. The pure oil-absorption rates of PSES-R2 for gasoline, diesel, and kerosene were 11.19 g·g~(-1),16.25 g·g~(-1), and 14.84 g·g~(-1), respectively, while the oil removal rates from oily wastewater were 98.82%,65.11%, and 99.6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4.
自制了一种中间基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弹性体用填充油,并从分子结构及微相结构上分析了线型和星型SEBS充油体系的力学性能、紫外辐照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关系。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EBS充油体系的微观结构,揭示了SEBS分子结构是影响充油体系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且软硬段电子密度差以及PS相间距越大,SEBS的微相分离程度越高。结合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测试结果,发现SEBS微相分离程度高有利于充油体系力学性能的提高。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经紫外辐照后SEBS体系的化学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经紫外辐照后的体系均在1700~1740 cm-1、1800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且吸收峰强度越大,力学性能下降得越快,表明氧化降解是造成SEBS体系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徐广丽  田雨  牛振宇  蔡亮学 《塑料工业》2021,(1):105-109,153
为明确非金属复合管聚乙烯内衬在油田加热输送工艺的适用性,借助反应釜、扫描电镜研究4731B聚乙烯挂片在温度50℃、压力0.1、4、6 MPa、采出原油与采出水介质中168 h内的渗透行为。研究发现,采出原油、采出水均可渗透进入聚乙烯使其溶胀、增重,采出原油引起的增重率大于采出水,最大为4.52%;聚乙烯表面产生裂纹,介质沿裂纹局部渗透,最大渗透深度达166.7μm;介质渗透使聚乙烯力学性能降低;采出原油引起的溶胀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采出水引起的溶胀在压力4 MPa时最严重;光氧老化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高于介质渗透。结果表明,加热输送条件下,聚乙烯耐油田介质性能虽满足ISO 23936-1-2009要求,但裂纹现象与高裂纹扩展速率易导致非金属复合管泄漏失效。  相似文献   
96.
为解决现有基于红外图像识别变压器套管油位存在的过于依赖温度信息、人工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结合目标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单次检测器(SSD)的套管智能油位识别方法。通过引入SSD目标检测方法,检测红外图像中的套管区域,加入损失函数以改进SSD算法从而提高套管检测准确率,并进一步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的应用实现了不依赖红外图像温度信息的油位检测。对比文中提出的基于红外图像的油位识别算法检测结果与人工油位检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不仅在效率上领先于传统的温度检测方式,且其误差较小,仅为0.08%。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有效提升套管故障诊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7.
磷化工艺在油管接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宇付平 《腐蚀与防护》2005,26(6):262-263,261
磷化工艺取代镀锌工艺在油管接箍上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油管的产品质量,并且解决了接箍的防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98.
张居勤  穆增利  刘玉民 《钢管》2007,36(2):23-27
介绍了为油田研制的用于钻井的石油套管的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钻井用石油套管接头形式采用偏梯形螺纹,再加抗扭矩台肩的设计方案,既能使接头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传递钻井时非常大的转矩,又能使台肩抵抗远远超过螺纹部分的巨大扭矩;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满足油田对钻井用表层套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
油井缓蚀剂研究与应用崔忠兴(中原油田设计院,濮阳457001)1.前言中原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井系统腐蚀严重,直接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l’].为了解决油井系统腐蚀问题,在中科院腐蚀所的专种“基础f,联合开发研制了!MC—SDeZS油井缓蚀剂.该剂以合成炔氧甲基胺和炔氧甲基季法盐衍生物,以这两种衍生物为主体成分复配辅助成分而成的水溶油分散吸附成股型缓蚀剂l’1.通过室内高温高压模拟评价试验.ZI口油井加药试验及测试表明l‘],平?...  相似文献   
100.
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建华  曹祖宾 《辽宁化工》2007,36(2):110-112,116
描述了美国、约旦、巴基斯坦、摩洛哥、中国油页岩的组成情况,了解到这5个国家油页岩的主要理化性质。介绍了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综合利用情况。研究表明,油页岩作为重要的补充资源,应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