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56篇
  免费   5946篇
  国内免费   5492篇
工业技术   84494篇
  2024年   664篇
  2023年   2332篇
  2022年   2367篇
  2021年   2729篇
  2020年   2430篇
  2019年   2701篇
  2018年   1526篇
  2017年   1974篇
  2016年   2306篇
  2015年   2801篇
  2014年   5135篇
  2013年   3828篇
  2012年   4452篇
  2011年   4606篇
  2010年   4259篇
  2009年   4589篇
  2008年   4919篇
  2007年   4219篇
  2006年   3364篇
  2005年   3236篇
  2004年   2762篇
  2003年   2368篇
  2002年   1996篇
  2001年   1655篇
  2000年   1488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1075篇
  1997年   1030篇
  1996年   957篇
  1995年   931篇
  1994年   857篇
  1993年   667篇
  1992年   716篇
  1991年   655篇
  1990年   634篇
  1989年   611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7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应用化工》2020,(1):126-129
以1-乙烯基咪唑和2-氯乙酰胺为原料,缚酸剂三乙胺(TEA)为催化剂,合成氯代1-氨甲酰甲基-3-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CmVIM]Cl,探讨了n(1-乙烯基咪唑)∶n(2-氯乙酰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TEA用量对[CmVIM]Cl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1-乙烯基咪唑)∶n(2-氯乙酰胺)=1∶1.2,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3 h,n(2-氯乙酰胺)∶n(TEA)=1∶0.5,收率达85.8%。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为218.3℃。  相似文献   
83.
《中国锰业》2015,(1):40
<正>《电解金属锰专辑》(上下册)是近20年来国内外科研成果的总汇,上册含综合评述类文章17篇,研究论文42篇,下册含生产技术类文章19篇,综合利用15篇,管理环保13篇,检测类7篇,从40余份杂志上收集文摘88篇,其中包括学位论文文摘13篇,上下册共400个页码。文集系统阐述了电解金属锰的生产制备方法与工艺;产品结构、性能与应用;生产难题的解决措施和管理层次的提升;较前沿的绿色环保项目;经验  相似文献   
84.
85.
周扬 《氯碱工业》2020,56(4):21-24
离子膜电解工艺中,硫酸根的影响有:硫酸根易与钙离子结合,降低氯气纯度,降低电解槽电流效率。提出去除硫酸根的方法有:钡法,钙法,碳酸钡法,树脂吸附法,膜法,以及膜法+冷冻结晶法。  相似文献   
86.
1,5-己二烯交联烯烃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剪切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1,5-己二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交联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烯烃类聚合物(简称交联聚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潜表征交联聚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用旋转黏度计和超声波仪研究了1,5-己二烯用量对交联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及交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抗剪切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聚合条件(单体80mL、助催化剂0.4mL、CS-1催化剂0.090g、1,5-己二烯0.40mL、0℃、24 b)下所合成的交联聚合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7×106,数均相对分子质量3.6×106。加入少量1,5-己二烯能提高交联聚合物的抗剪切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交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交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抗剪切稳定性越好。1,5-己二烯用量约为0.1 mL时(单体40 mL),交联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达到最大值(16.8 mPa·s)。  相似文献   
87.
半导体传感器在生物分析科学中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半导体生化传感器 (ISFET 和 LA PS)在医学监测、免疫检测、免疫分析、D N A 杂交以及细胞培养等方面应用的进展。为使半导体器件适用于生化检测,对其中所采用的检测手段和取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展望了通过与微流体网络相结合,基于半导体传感器的实验室芯片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目前,在成熟油田,如美国大陆,估计每产一桶油要产10多桶水,为此,美国研制出一种名为Voraxial的新型分离器,并以其质量轻,体积小,设计简单,处理能力强等优点进入石油市场,新型分离器可进行液体/,液体/固体和液体/液体/固体的分离,节省了从地层采出液中分离出污染物的时间,能量,空间和成本。本文介绍的是该分离器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实验室和矿场的试验数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9.
<正>第十一章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上接第2006年第4期) 4.7导电性和电化学窗离子液体的室温电导率一般在0.1~1.0 S/m,其大小与离子液体的粘度、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以及离子大小有关。其中粘度影响最明显,粘度越大,离子导电性越差;密度越大,离子导电性  相似文献   
90.
<正>第十一章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上接第2006年第5期) 5.2有机/生物/生物燃料分子的离子液体萃取由于带电有机物在离子液体中的高溶解性,促进了离子液体回收有机物的发展。如表11-7所示,在IL-H_2O两相体系中进行了一些取代苯衍生物的相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