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6篇
  免费   1426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工业技术   13230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已在越来越多的沉积盆地中发现了低压现象,但对低压成因及其与油气运聚分布关系的研究则显得不足。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分布最集中的地质单元,研究表明该系统地层中高压和低压均存在,侏罗系及以上地层中多低压,且在气藏分布区低压更突出,形成较开放性的压力系统。随着盆地的形成演化,异常地层压力亦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中低压的形成与油气运移过程中轻烃组分的漏失量大于油气和地下水的运移补给量,同时盆地抬升剥蚀和地温的持续下降,进而造成地层中能量亏损有关,而低压的形成时间则应该在古近纪。  相似文献   
992.
一族共轭梯度法的全局收敛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族共轭梯度法,这族方法包古Fkcher提出的共轭下降法.文中证明了一种非精确线性搜索条件能够保证这族方法的下降性和全局收敛性,其收敛结果与Dai和Yuan 1996年给出的关于共轭下降法的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3.
运用简化的低电压电泳芯片的运动梯度场的分离和控制模型,对低电压芯片的各参数与分离度、分离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定量地得到磁场梯度对a Si∶H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 ,对单磁场线圈分散场MWECRCVD系统等离子体室和沉积室中用三种方法得到的磁场形貌进行了研究 .通过洛伦兹拟合的方法定量地得到了这些磁场形貌的磁场梯度 .结果表明 ,样品台下面放置钐钴永磁体并使磁场线圈电流为 137 7A时其衬底附近磁场梯度值最大 ,样品台下面无钐钴永磁时 ,磁场线圈电流分别为 137 7A和 115 2A的磁场梯度值依次为次之和最小 .制备a Si∶H薄膜时 ,在衬底附近具有高的磁场梯度值可以得到高的沉积速率 .通过红外吸收谱技术分析 ,虽然样品台下面放置钐钴永磁体并使磁场线圈电流为 13  相似文献   
995.
海拉尔盆地现今地温场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海拉尔盆地68口井试油测温资料及30口井连续测温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海拉尔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地热梯度及地温平面变化,探讨现今地温场的控制因素及现今地温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海拉尔盆地现今平均地热梯度为3.0℃/100m,大地热流值为55.00m W/m^2,现今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盆地现今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值低于松辽盆地,现今地温场受地壳厚度、基底结构及盆地构造的控制。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持续埋藏增温型凹陷,现今地温场对有效烃源岩区的分布和油气生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凹陷内沉积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烃源岩现今地温为烃源岩经历的最高温度,烃源岩现今处于持续生烃阶段,而贝尔凹陷、呼和湖凹陷的古地温高于现今地温,烃源岩生烃过程受古地温控制而不是现今地温。图6表1参21  相似文献   
996.
左孝青  张强  张召亮 《材料导报》2003,17(10):83-84,87
为获得具有较好梯度结构的梯度材料,提出并采用了一种新的离心力-多孔金属中间层法制备锰-铁自生(in suit)梯度复合材料,进行了制备过程的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材料)设计、正交实验主体、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等,重点进行了工艺参数对梯度结构影响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离心转速、中间层厚度、金属温度、预热温度4个工艺参数中,中间层的极差为次大值,表明中间层的存在对梯度结构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日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日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介绍了混凝土防渗墙的轴线布置、结构设计、应力分析、工程实施、质量检测及工程效果,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廊固凹陷万庄构造薄砂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薄砂岩储层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廊固凹陷万庄构造沙三中段发育扇三角洲砂体,且邻近生油洼槽,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但由于砂层厚度较薄,横向变化较快,造成砂体预测不准,岩性圈闭落实困难。为此,本文采用高精度地震反演、频谱成像和储层检测等一套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精确刻画了薄砂体的展布、空间形态,查清了储层发育区,发现并落实了一批有利的岩性圈闭。根据本次综合储层预测成果部署的5口井均钻遇较厚油层,进而发现和证实万庄构造是一个具有千万吨级的整装规模的储量区。  相似文献   
999.
1000.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非均匀地震道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红梅  刘洪 《石油物探》2006,45(2):141-145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往往存在非规则化的现象。这对后续的处理,尤其是波动方程偏移,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常规的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使得τ—P域的结果不准确,存在假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非均匀地震道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局部时窗内地震同相轴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的原理,使用稀疏离散τ—P变换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重建,使空间方向不均匀采样得到规则化重建。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重建的地震道,在波形、振幅和相位等方面与原始数据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