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19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经济学透镜下的学术腐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广义经济学的角度看,学术腐败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学术腐败者有着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他之所以敢于违反法纪,不是因为他是法盲(学术腐败者往往是精通法纪、善于利用法纪盲点从而逃避制裁的“专家”),而是因为他预期学术腐败收益大于学术腐败成本,是高效益的行为。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学术腐败行为往往都是在学术腐败者清楚地知道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的情况下发生的,他们往往有意无意地进行过“学术腐败可行性分析”或“效益评估”:学术腐败发生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即案发概率,也是学术腐败这种“经济活动”的风险程度)有多大;如果被发现,能否通过关系或私下交易逃避惩罚;如果被惩罚,将受到什么程度的惩罚,能否以“道德处分”代替法纪处分,能否以罚代刑———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决定着行为的选择,如果预期代价即“学术腐败成本”很低,预期收益很大,就可能选择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3.
有学术,就有抄袭术;有学界,就有抄袭界;有学者,就有抄袭者。抄袭事件不断曝光,文贼学盗陆续亮相,抄袭剽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这些原本很少登场的术语,渐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变成了频繁露面的热词。  相似文献   
194.
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5.
徐绍华 《学术探索》2012,(4):162-166
对腐败一词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人们对高校学术腐败的认知差异。高校学术腐败的判定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滥用为标准。学术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高校学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校必须以教育清腐为前提,以制度防腐为根本,以管理抑腐为重点,以环境净腐为保证,才能取得学术腐败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