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19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的学术浮躁与学术腐败盛行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某种退步,是政治权力紧紧抓住对中国科学技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学者的人事权不放手的必然结果。而且,中国的缺乏学术自由以及制度保障,也导致很难对学者未能良好承担学术责任提出良好的职责要求和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162.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陇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63.
科学精神问题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伪科学、反科学、唯科学、学术腐败、混乱观念泛滥成灾的现实条件下,更从反面提高了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4.
学术公信力是学术的生命,学术公信力的下降,已成为学术界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提出学术公信力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初步阐释.分析了学术公信力危机的成因及其重建路径选择.文章提出学术界应珍惜学术公信力,重建学术公信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5.
信息公开制度在高等学校反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条例》《办法》《清单》以及各学校自己的规定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四个层次的依据。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民主化管理,提高效率,加快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进程,提升高等学校的公信力,增强软实力,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制度还可以遏制高等学校的经济腐败和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66.
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将有利:于二抵制学术腐败。如果学术生态内部有问题,那么学术腐败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与其呼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制度,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学术生态建构做起,从我们的个人操守做起,去抵制学术腐败。第一,要慎用“腐败”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是从官场、市场上引进来的。说到“学术腐败”,就要严格区分究竟是学术经济腐败,学术政治腐败,还是其它腐败。社会上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是对立的,社会上的腐败是很严重的现象;说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是同一性质的,就混同了学术界和官场,浑浊了学人和官员的区别。第二,对学术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评价。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是个别的,学术界的整体风气还是不错的。第三,要反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就要突出重点。学术界不正之风大概出现在课题申报、评奖、论文发表这几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67.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超常规发展,学术数量不断增加,呈现"繁荣"景象,但是随之产生的学术腐败现象也屡见报端。本文即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学术腐败行为的根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8.
论学报如何遏制学术腐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认为学报应通过以下途径遏制学术腐败:一、通过加强学术规范、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素养以遏制隐性剽窃.二、通过加强编辑部制度建设以杜绝关系稿、人情稿.  相似文献   
169.
学术腐败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原因是与学术相关的制度未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变迁。因此,要治理学术腐败,主要的应当依靠制度的变迁。一、将出版权授予教学科研单位凡教学科研单位可以不经过出版社而直接向国家登记书号,打破出版社垄断书号的局面。盗书号(盗用别的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假书号(随便编造一个出版社和书号)的问题之所以愈演愈烈,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国家管制出版、出版社垄断书号。书号,不过是书的一个号码,就像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是个个有份而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东西。但是,书号现在却成了一种紧…  相似文献   
170.
商品化是中国近年来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商品化是将教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 ,作为私人物品的教学服务的商品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而作为公共物品的学术研究的商品化不但降低了科研效率 ,而且导致了严重的学术腐败。本文建立在对中国高校教育商品化改革的实际观察的基础上 ,对教育商品化的含义及其后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为中国教育制度改革提供一种价值取向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