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6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809篇
工业技术   13821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68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传统的历史与文学研究通常是案例式地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与词人的背景.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与含义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师承流派、家国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直观地了解以上各项内容的关联.以宋词作为文学作品代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文本关联与时空可视分析的方法.它支持文学研究者从词人的生平轨迹和不同生活年代的背景进行分析与对比,探索不同年代、不同经历的词作在文本主题上的相关性与独特性.并且,通过对宋词文本的音律情感可视化与文本意象的关联分析,让文学研究者拥有多维度的视角去了解宋词文本的特性,不仅仅是分析文本本身,而是支持词作与词人的年谱和时代背景进行交叉验证.与宋代文学研究专家合作,通过对他们进行用户实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专家对词人的文学生涯及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出新的研究视角,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2.
牛艳奇 《煤矿机械》2015,36(6):15-18
分析了根据顶梁偏摆量设计液压支架四连杆的过程,简化支架模型写出了四连杆型液压支架的运动学和力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Matlab设计液压支架四连杆和求解其运动学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并编制成可视化计算程序。给出一设计要求实例,应用此程序设计及计算液压支架参数,用Auto CAD作图验证,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3.
GIS可视化技术是当前信息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实现了文本、图形图像信息相结合的定位、查询、检索模式,信息表达形象化、直观化,操作简便等特点,把GIS技术可视化引入统计数据领域,有助于综合管理和分析复杂的信息数据,给统计领域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4.
结合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和设计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设备管控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大数据特征及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集成与预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状态评估模型以及数据可视化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大幅度提升变电站设备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为变电站管控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效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目前,数字信号处理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电气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对内容加以精炼、注重概念的理解,加强可视化教学以及适时的总结各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6.
27.
在微裂隙岩体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的渗滤效应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显著。自主研制了一套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注浆系统、微裂隙模型以及监测系统3个部分组成,监测系统又分为显微监测系统和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当水泥浆液进入微裂隙模型后,利用显微监测系统对裂隙入口处的渗滤效应进行实时观测。利用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对注浆试验过程中的注浆压力以及累计流量进行自动记录。运用自主设计的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对微裂隙中的水泥浆液渗滤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种水泥浆材(超细水泥Ⅰ、超细水泥Ⅱ和普通水泥),研究在注浆压力2.0 MPa、水灰比1.0的条件下,不同水泥颗粒粒径大小在不同裂隙开度下的浆液渗滤效应。通过试验发现,当裂隙开度较小时,在裂隙入口处形成了完整的半圆拱形滤饼;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加,在裂隙入口处形成断续分布状滤饼;当裂隙开度增加到无渗滤发生时,裂隙入口处仅残留少量水泥颗粒附着物。通过试验获得了3种水泥的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b min和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b crit:超细水泥Ⅰ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80和280μm;超细水泥Ⅱ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00和300μm;普通水泥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40和310μm。研究结果发现水泥粒径的减小对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大,但对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小。结合渗滤趋势k值,发现随着水泥粒径的减小,相应的k min和k crit值会随之增加,水泥浆液更容易在裂隙入口处发生渗滤,这是因为超细水泥比表面积更大,水泥颗粒间易发生团聚。  相似文献   
28.
和大多数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类似,本系统也采用了Client-Server结构以实现计算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的分离:计算程序运行在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计算服务器上;而后处理系统运行在具有较强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易用的操作界面的工作站或PC机上。和采用Unix的工作站相比,采用Windows/NT操作系统的PC机具有更广泛的用户群和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后处理系统基于Window/NT平台开发。鉴于处理海量数据和绘制三维图形所需要的计算能力,MS VC^++和OpenGL成为当然的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29.
水电工程建设可视化动态管理系统的研发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文泉 《云南水力发电》2003,19(1):91-92,98
结合阿鸠田电站建设研究开发工程建设期间,实现工程信息的集成化、可视化动态管理的意义及主要内容,为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对提高我国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0.
浅谈如何有效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完全线性的,而是不断循环往复、迭代的过程。本对如何深入、广泛、有效地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