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工业技术   5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EILog-05成套测井装备是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测井系统。集成化设计提高了测井仪器性能,综合化设计实现了地面系统网络化,成像测井仪器的配接成功丰富了测井项目,配套使用的一体化LEAD处理解释软件能更好地实现测井资料的现场综合解释。20井次现场试验、与ECLIPS-5700测井系统5口井的对比试验以及累计300多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EILog-05成套测井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与国外同类仪器测井结果的一致性均满足油田生产需要,能很好地判断长庆油田的“三低一高”复杂地层,对认识岩石三性关系和评价油气显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MRC技术在全球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C技术被国际石油专家们确立为21世纪初最具发展潜力的8项钻井新技术之一,代表了21世纪石油技术的发展的方向。MRC除具有水平井的常规优势外,其成本比单个水平井低,是从1个主井眼中钻成2个或多个分支井眼,从而钻遇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产层、增大储层钻穿几率和有效面积、提供多种泄油模式以及控制底水锥进和延缓边水推进速度,进而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发达国家MRC的技术日渐成熟,已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重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3.
微型构造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八面河油田井网密集区及井网稀疏的欠开发区的微构造研究,探讨了微构造表征技术。首先在储层多层次逐级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主力油层对比关系;密集井网条件下,则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油层顶底微型构造图;对于欠开发地区,通过人机联作自动追踪成图技术,输出2m等值线间隔构造图,建立微构造模型。以微构造模型为基础进行潜力评价,部署关键井寻找优质储量或进行开发动态调整。应用该项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滚动发现了角15块等断鼻翼部局部高点,增加石油地质储量488×10~4t。  相似文献   
34.
埕东油田埕913断块沙三段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井点分析为基础,利用棱磁共振测井等资料,对埕东油田埕913断块沙三段储层岩石进行分类;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CT等资料,以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为重点,对其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CT分析,确定了储层孔隙度,为落实储量规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5.
枣35断块沙三段玄武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质、地震、测井及试油试采等方面入手,并采用新技术,对自来屯构造枣35断块沙三段玄武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卫忠 《钻采工艺》2003,26(2):55-56
超稠油特殊的油藏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周期短、注汽频繁、出砂、汽窜、超覆现象严重,以及套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套管损坏较为严重。对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钻井和完井工艺的完善、套管钢级和射孔工艺的选择、采油生产参数的确定、注汽管柱隔热效果的提高、防治砂工艺等方面,对套管损坏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并对套管损坏井制定了修复再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37.
五段制剖面定向井施工难度较大,主要介绍了田5—斜19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相关安全钻井及钻井液技术,并对施工中发生的复杂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五段制剖面类型定向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吉林闹枝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成因矿物学及找矿矿物学的观点出发,系统地研究了闹枝金矿床黄铁矿的形态、粒度、化学成分、热电性、硫同位素方面的标型特征,为矿床的成因研究和深部远景评价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低渗透油田套管损坏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水开发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又各具特点.通过对鄯善油田套管损坏井的自身特点进行统计、归纳,深入分析低渗透砂岩油藏套管变形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了套管损坏井的预防及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0.
中国大油田的分布特征与发现前景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大油田在石油储量增长和产量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油田的可采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77%,2004年大油田产量占全国石油产量的70%.中国大油田的储集层主要是白垩系和第三系的陆相碎屑岩,圈闭以背斜圈闭和混合圈闭为主,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大油田发现的高峰期.中国的大油田主要分布在富油气凹陷中;凹陷的资源丰度越大,发现大油田所需的时间越短;凹陷的资源量越大,发现的大油田规模也越大.中国目前整体勘探程度比较低,未来在中西部地区和海域都可能有大油田发现.图6表1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