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34篇
  免费   7243篇
  国内免费   3374篇
工业技术   83051篇
  2024年   582篇
  2023年   2164篇
  2022年   1920篇
  2021年   2376篇
  2020年   2094篇
  2019年   2215篇
  2018年   1209篇
  2017年   1585篇
  2016年   1719篇
  2015年   2098篇
  2014年   3816篇
  2013年   2636篇
  2012年   3643篇
  2011年   3654篇
  2010年   3464篇
  2009年   3863篇
  2008年   4299篇
  2007年   4259篇
  2006年   3603篇
  2005年   3238篇
  2004年   3193篇
  2003年   2716篇
  2002年   2437篇
  2001年   2317篇
  2000年   1908篇
  1999年   1733篇
  1998年   1568篇
  1997年   1534篇
  1996年   1619篇
  1995年   1526篇
  1994年   1429篇
  1993年   1198篇
  1992年   1092篇
  1991年   1134篇
  1990年   1048篇
  1989年   1119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242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薄片技术是岩相学分析三大常规技术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分析。只有高质量的薄片制作,才能完成各类储层实验测试的分析。本文通过介绍岩石孔隙铸体仪(JS-3)的铸体薄片的制片过程,找出油田化验中心铸体薄片制片最有效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2.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34.
选择性激光烧结是增材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可制备具有复杂结构的复合材料功能件或其它原型零件。评估烧结成型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聚合物粉末材料。从聚合物粉末材料种类、材料制备方法、烧结成型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聚合物粉末材料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36.
37.
为了实现机床在加工状态下主轴径向跳动非接触、高精度的测量,采用光外差法光路的激光多普勒差分检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直接耦合和透镜耦合的全光纤光路的应用,降低了布喇格衍射光路的调节难度,提高了测量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减小了噪声;光纤分光器实现了同一轴线上的差分测量,抑制了因测量光路本身的振动带来的干扰。得到了相对误差为0.0838%的主轴径向跳动测量结果,实现了纳米级跳动误差测量。结果表明,系统的相对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均小于0.1%。该研究对主轴径向跳动的实时测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采用仿真金属流线的形态特征解释了某螺栓的法兰平面产生粗糙带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改善粗糙度的预成形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仿真金属流线可以预测冷锻件表面的粗糙位置,相比于法兰平面与模具接触面间产生的剪切应力,金属流线的局部凸起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依据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改进后的金属流线细密,法兰平面周围组织呈颗粒状均匀分布。法兰量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设计方法不仅消除了粗糙带,同时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9.
针对卫星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的跟踪稳定精度指标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粗跟踪系统模型并进行了跟踪稳定误差分析。在采用传统PID控制策略存在跟踪误差较大、动态性能较差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粗跟踪系统的改进型前馈复合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前馈复合控制策略提高了粗跟踪系统的动态性能,为降低跟踪稳定误差提供了改善方案。地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改进型复合控制策略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动态跟踪误差,动态跟踪误差由606μrad降低至13μrad(1δ)。进一步的在轨实验也验证了改进型复合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总体指标满足了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极高精度要求。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其他高性能跟踪伺服系统设计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为了对激光信号探测器输出的TTL信号和其他设备输出的差分信号时间间隔进行测量,设计了一种以AT89S205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以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S为辅助控制器的反应时间测量装置。利用CPLD编程实现方便灵活的特点,简化电路设计,降低了成本。装置设置两路TTL信号输入接口、两路差分信号输入接口和两路脉冲信号输出接口,可按实际使用需要对反应时间起始与截止信号输入通道进行选择和设置,将测量结果显示输出。经检测和使用证明,装置操作简便、测量准确、运行稳定,能满足有关时间参数的测量使用,可向有关时间参数测量应用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