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农业科学   4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云南香石竹不同生产基地的健康植株、始发病植株及枯死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比值关系。结果表明:香石竹从健康向发病至枯死的变化过程,根际土壤细菌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降低,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则随着植株病害的加重而增加;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B/F)、细菌与放线菌比值(B/A)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的比值(Ae/An),可以作为评价香石竹栽培土壤健康状况及病害防治预报的参考指标。若B/F及B/A比值小于健康土壤数值,或Ae/An比值大于健康土壤数值,则预警该区域香石竹种植土壤存在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2.
籼稻品种遗传变异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水稻RFLP图谱上的50个DNA探针,分析了25个水稻早、中籼品种的RFLP,其中26个能在研究材料间检测到多态性,共检测到73条多态性带。根据各品种之间的等长片段比值,分析了各品种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表明,现代早、中籼矮秆品种及其主要原始亲本的遗传背景比较单一,但广东省育成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尚较丰富,各地的稻瘟病抗源材料和抗性品种的遗传变异性则相当丰富。本文还讨论了品种抗性与遗传背景的可能联系以及籼稻品种遗传单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新疆主要绵羊品种羊毛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其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羊毛纤维的品质有直接影响。本试验采用还原法从羊毛纤维中提取出经S-羧甲基化修饰的角蛋白,然后水解角蛋白测定氨基酸组成,避免了羊毛中非角蛋白物质和水解破坏胱氨酸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用此法测定新疆绵羊主要品种羊毛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品质较好的中国美利奴细羊毛,山羊绒毛等有较高的胱氨酸含量。并试从影响角蛋白α螺旋构象的氨基酸组成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品质较好的细羊毛均具有较小的螺旋比值。  相似文献   
74.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0.1μm微波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适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2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相似文献   
75.
花生AhFAD2-1由位于不同基因组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AhFAD2-1A和AhFAD2-1B共同编码,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酶结构、酶活性或表达调控的变化,共同导致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花生品种(系)的AhFAD2-1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查找点突变或插入位点,寻找与高油酸性状关联的基因位点。结果表明:E11、花育30、鲁花12、豫花15、河北高油的基因型是OL_1OL_1OL_2OL_2,其相应的O/L值为1.01~1.40;鲁花14、花育17、花育19、花育23、E12S的基因型是ol_1ol_1OL_2OL_2,其中E12S较特殊O/L值为9.05,其他品种O/L值为1.54~1.97;E16、E18和花育32号的基因型是ol_1ol_1ol_2ol_2,其相应O/L值为12.3~41.85。本研究结果对于高油酸性状的分子鉴定以及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品质变化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降雨前与降雨后春小麦的品质,结果发现,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品质有不利影响.降雨导致小麦籽粒容重降低;α-淀粉酶活性增大,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差,如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公差指数增大、面团断裂时间显著缩短、粉质质量指数降低,面团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值、最大拉伸比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7.
稳定碳同位素测量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测定过程简便准确,为了消除常规传统测定水分利用效率(WUE)方法中的缺陷,可将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引用于指示作物的WUE中。本研究综述了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的基本原理,从植物器官组织、气候因子和水分条件分析了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特征与WUE的关系和在植物抗旱节水育种上的应用。通过分析不同光合型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得出,WUE与碳同位素比值(δ13C)及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具有相关性,植物不同部位器官的δ13C值均有差异,降雨量、光照强度和时长以及土壤水分都对植物δ13C值和WUE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利用δ13C和Δ13C这两个稳定碳同位素指标能够更好地指示植物高WUE和抗旱性,可为提高植物WUE和选育抗旱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通过玉米水分控制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生育期叶片气孔导度、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光谱反射率等,以分析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性,从而建立基于光谱植被指数和土壤湿度的叶片气孔导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中、长波区的反射率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上升,但叶片气孔导度(Gs)、叶面积指数(LAI)、比值植被指数(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随着土壤水分的下降而降低;玉米NDVI和RVI与单叶片和冠层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P〈0.01),且对单叶片气孔导度的拟合效果优于对冠层导度的拟合效果,而经土壤湿度订正的RVI监测模型优于NDVI监测模型。表明通过测定冠层反射光谱率可实时、迅速地定量监测玉米叶片的气孔导度,为大面积作物气孔导度估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海带提取液对圆叶牵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种工艺制作的海带提取液对药用植物牵牛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实验.结果表明:海带提取液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促进牵牛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根系体积、鲜重与干重;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其干重、鲜重明显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幼苗的发育呈增加趋势;但在同一发育时期叶绿素a/b比值差异不显著,Chla、Chlb含量变化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80.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