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5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医药卫生   1923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1039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207篇
  2006年   1093篇
  2005年   1206篇
  2004年   1060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采用SRB法或改良MTT法就从滇产生物中分离到的 2 8种酚类、萜类、皂甙类天然产物体外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对其中抗肿瘤活性强的天然产物对免疫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 :YP9710 1,YP970 87,YP14 ,YP970 90作为粗提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前三者虽有一定的免疫毒性作用 ,但它们的抑瘤活性仍是主要的 ,且YP970 90和YP14还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化合物YANGN14对部分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增殖活性 ,且和YP970 90一样对免疫细胞没有毒性 .上述研究结果为从YP9710 1,YP970 90 ,YP9…  相似文献   
92.
用合成的与人c sis mRNA起始码有其后五个密码子互补的硫代型寡聚核苷酸处理培养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其对细胞c-si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c-sis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内皮细胞c-sis mRNA量(P〈0.01)和其表达产物血反衍化生长因子量,以72小时作用最强。而用正义寡核苷酸片段及空白做对照。未出现上述结果。实验提示,c-sis反义寡核苷酸可特异地抑制人内皮细胞c-sis基  相似文献   
93.
休克、多器官衰竭中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作用的共同通路李建明(综述)金丽娟(审校)1多器官衰竭的微循环学说多器官衰竭是临床上由于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而新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在多器官衰竭的前期机体的损伤与休克是一致的,只是后来这种损伤更加急剧,失去了限度...  相似文献   
94.
为了模拟体内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粘附的过程,用人大肠癌细胞与人多器官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到与不同血管内皮粘附的癌细胞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与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内皮粘附的癌细胞数多,细胞表面微绒毛多,丝状突起细长,伪足多且长;与大隐静脉内皮粘附的癌细胞数少,细胞表面突起也细小。这表明不同的血管内皮对癌细胞的粘附是具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95.
正常生理情况下红细胞几乎不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红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增强。粘附有其固有的分子基础,并受红细胞,内皮细胞,血浆以及管壁管因素的影响。粘附引起了血管阻塞,内皮损伤等病现结果,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6.
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加深入阐明严重烧伤早期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引直民早期损害的发生机制,本实验应用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的小牛瞌 及皮细胞单层所构成的选择性通透屏障模型,观察了30%Ⅲ度烧伤大鼠血清对其影响,结果发现,烧伤早期烧伤血清刺激后EC单层对Hanks液或白蛋白液滤过流量、滤过系数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7.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伤愈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救心胶囊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后内皮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以探讨该复方保护内皮细胞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建立LDL损伤模型,并以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无菌中药提取液和载药血清进行分组培养,并观察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内皮细胞LDL损伤后,其SOD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中药处理后能有效抑制上述改变。[结论]救心胶囊能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兔VX2肝癌模型TACE术后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24只荷VX2瘤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2ml;TAE组:单纯碘油(UFLP)0.5~0.8 ml栓塞,TACE组:碘油抗癌药混悬液(UFLP THP)栓塞,UFLP 0.5~O.8 ml,THP 2 mg.于术后2周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TAE组和TACE组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VEGF的表达及MVD的变化呈正相关(rs=0.537,P<0.01;rs=0.423,P<0.05).结论 TACE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通过调控其下级基因VEGF的表达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影响肝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初步探讨有自发淋巴转移特性的肝癌细胞对淋巴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Balb/c小鼠腹腔良性淋巴管瘤,分离瘤体消化法体外培养淋巴内皮细胞;H22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收集腹水制成H22条件培养液,观察其对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和表达flt-4、c-fos、PCNA的影响。结果:小鼠淋巴管瘤来源的淋巴内皮细胞可成单层贴壁培养,在内皮细胞完全培养液和H22条件培养液作用下可增殖达到或接近铺满状态,并阳性表达flt-4、c-fos、PCNA,普通培养液不能支持细胞生长,flt-4等染色为阴性:结论:淋巴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癌细胞淋巴路转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