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工业技术   16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寻找七月     
<正>只有懂得四季物语的人才能找到藏在时光里面的千丝万缕,它比流水更容易滑落。又是一场与文字的约会,我们准时伸出扉页之手任由读者牵起,跳动的键盘,轻松敲进了有关民居的七月链接,彼此不离不弃。相片留住青春,用文字下载历史,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可以贴近读者心灵的最短路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本期专题将走一程浙江卢宅,它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终生向往的民间住宅,也是  相似文献   
32.
古建筑     
正卡奥莱遗迹KAAOLAI YIJI坦桑尼亚即将消失的卡奥莱遗迹在坦桑尼亚巴加莫约东南的卡奥莱遗迹,一名当地人在坟墓间穿行。卡奥莱遗迹位于坦桑尼亚巴加莫约东南约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3到16世纪。遗迹内有两座清真寺和约22座带有设拉子风格的墓葬,  相似文献   
33.
<正>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还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记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史记》:"黄帝命宁封为陶正"。《吕氏春秋》:"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周书》:神农作瓦器。《物源》:神农作瓮。《左传》:炎帝以火纪官。说明早在上古炎黄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制陶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不仅烧造陶器,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制作陶器的官职。  相似文献   
34.
<正>一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中国的香,历史久远,远到与中华文明同源。近可溯及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鎏金银竹节熏炉,战国时期的鸟擎铜钵山炉。远可溯及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手执燃木"的祭礼,再远则有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的陶熏炉,还有六千多年前城头山遗址的祭坛及更早的史前遗址的燎祭遗存。香,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仙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  相似文献   
35.
魏传来 《陶瓷工程》2010,(11):21-23
古老的淄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在这块大地上延续不断的陶瓷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的寨里镇北沈龙山文化遗址的蛋壳黑陶,到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青瓷,再到被誉为中国北方民窑艺术明珠的以磁村窑为代表的唐宋金元瓷器,无不以靓丽灿烂的身姿、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人们展示着昔日淄川的辉煌。  相似文献   
36.
标题新闻     
《上海城市规划》2010,(1):64-64
<正>国务院决定2010年至2012年将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资料来源:城市规划通讯)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资料来源:城市规划通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  相似文献   
37.
楚“郢都(纪南城)”古城规划与宫殿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楚国是我国显赫一时的古国之一,从周初立国算起,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止,历经八百多年,其文化、思想、城市布局、建筑形制都有着比较鲜明的特色。楚国的都城"郢都"[1]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整体环境很有特色,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都遗址之一。对其总体布局的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礼制与建筑思想。  相似文献   
38.
宫殿区是中国古代城池中核心的部分,是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唐崖土司城宫殿区遗址是鄂西地区土司城宫殿区遗址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宫殿区原有的建筑风格既体现汉族官式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土家族特有的建筑形制。本文从整体平面格局、建筑单体形制特征等方面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对唐崖土司城宫殿区遗址进行了初步复原,为进一步还原其真实性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研究土司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丝路文化"与"生土文化"两个方面,对乌鲁木齐的土遗址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当地古代生土建筑存在、发展的合理性、特殊性及文化特征。论证了保护乌鲁木齐的土遗址的历史文脉、延续乌鲁木齐生土建筑的记忆,使生土建筑重新焕发活力与生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位于遗址之南,解决了遗址景区售票、警卫监控、管理办公、休息及游客公共卫生间等功能需求,并配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地选址于景区现状入口处,将题有"元上都遗址"的原有门楣和刻有元上都遗址地图的石碑设置于正对遗址轴线的延长线上,而将新建的建筑、原有的"忽必烈"雕塑和电瓶车停车场等偏于轴线东侧布置,以留出面向遗址的景观视线通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