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7篇
  免费   1150篇
  国内免费   1512篇
工业技术   28079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814篇
  2022年   1086篇
  2021年   1074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1178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789篇
  2016年   779篇
  2015年   1001篇
  2014年   1824篇
  2013年   1522篇
  2012年   1748篇
  2011年   1725篇
  2010年   1623篇
  2009年   1678篇
  2008年   1566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874篇
  2003年   828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22.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暂无双洞八车道隧道适用的配套定额。为了准确计算符合市场价格水平的工程造价,达到有效控制后续阶段工程造价的目的,本文采用重庆地区隧道典型衬砌图确定的工程量借用概算定额的方法,合理计算某工程实例的估算造价。  相似文献   
23.
《门窗》2019,(8)
本文以鸳鸯隧道项目工程为背景,分析"LEC"评价法对隧道爆破施工中的人、机、料、法、环等环节和因素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评定爆破事故的危险程度和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
高铁移动网络覆盖是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一个重点,而高铁隧道内移动网络覆盖更是运营商的一大难点痛点。文章根据我国中部省份某高铁线路覆盖规划实例,采用“设备+POI+泄漏电缆”模式,即三家运营商信号源设备通过同一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平台)接入,信号输出到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隧道口场坪站安装宽频切换天线对隧道外进行延伸覆盖,通过链路预算合理布置各运营商主设备信号源,从而实现隧道到室外的无缝覆盖。最后,根据已有成熟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对未来5G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以嘉兴市市区快速路下穿南湖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为例,根据工程特点,通过触变泥浆配比试验确定了制浆剂及泥浆最佳配比范围;顶管机采用了自动注浆系统,实现了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精确控制,同时优化了管节注浆结构;在掘进过程中根据推力变化情况确定了同步注浆时间和间歇时间,优化了注浆参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同步注浆质量,实际总推力和理论总推力对比表明本工程减阻效果显著,管节与地层摩擦系数仅有0.086,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针对地面构筑物施工对区间隧道结构影响问题,以重庆罗汉寺天桥施工对隧道六号线区间隧道结构影响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NX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天桥不同施工阶段对地下结构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区间隧道在罗汉寺天桥建设实施过程中主要发生向上的垂直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拱顶位置,最大变形量达6.8 mm;而在天桥施工直至使用过程中,区间隧道结构的水平及纵向变形均较小,均未超过1 mm。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隧道变形的监测,确保轨道交通结构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市政技术》2019,(6):151-154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市政配套工程综合管廊为5跨隧道结构,下穿G106国道段采用暗挖施工。由于暗挖洞口部位为斜坡,常规的直立基坑侧壁洞口预埋加强环梁的加固方法无法实施。因此提出如下加固方法:进洞前在管廊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施作钢筋混凝土承载拱、承载墙和地梁,并在承载拱内预埋导向套管作为大管棚定位套管,向管廊隧道拱顶打入大管棚。承载拱、大管棚、承载墙和地梁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受力体系,承受洞口部位的上覆地层荷载。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洞口结构加固措施确保了由斜坡进入洞口部位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