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10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31.
在模拟水环境下,对堆内构件压紧弹簧的缩比试样进行了刚度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基于小扰度理论模型和大扰度随动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摩擦系数按文献实验测值0.189取值时,有限元模拟、基于小扰度的理论模型和大扰度随动模型计算所得的刚度值均与试验所得的相近;卸载稳定段的刚度均明显小于加载稳定段的,是加载时的0.6倍左右。有限元模拟分析进一步阐明,在压紧弹簧变形过程中,压紧弹簧的截面存在转动,它与垫板之间的接触点并不是固定的,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存在来回的径向位移。并且压紧弹簧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是相反的,使得压紧弹簧在加载和卸载过程的刚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较小扰度理论模型、考虑压紧弹簧截面转动和接触点径向位移的大扰度随动模型所得的结果与有限元模拟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2.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后轮瞬态随动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分析得出摆臂旋转角度及摆臂与车身连接衬套刚度是影响随动转向的主要因素;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用ADAMS软件建立包含后轮随动转向特性的FSAE整车模型,后轮随动悬架模型设计为扭力梁悬架,衬套刚度通过动静刚度试验机获取,柔性扭转梁通过ABAQUS输出模态中性文件获取;反向车轮激振仿真表明:左右车轮中心可以获取随动转向位移,与理论数模模型对比,误差仅为1.7%;整车弯道仿真表明:车辆入弯时为过渡转向,出弯时为不足转向,整车兼顾平顺与操稳性;扭力梁安装位置C值变动时,随着C值的增加,不足转向特性趋势减小,整车稳定性便能变差;衬套安装角度θ增加时不足转向特性趋势减小,整车稳定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33.
在大批量生产中,利用液压随动系统对形状比较复杂零件进行仿形加工,即容易保证加工质量,又能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若再配装自动装、卸料机构,即可实现单机自动化。液压随动仿形与机械仿形相比,有两大优点:一是液压仿形触头与模板压力小(一般只有1-2kg),模板的磨损小,寿命长,可长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针对当前啤酒恒压灌装随动装备的技术难点,从硬件到软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研制。首先对硬件选型进行讨论,设计了位置跟踪抓取控制装置、实时监控面板、主动运动装置、被动跟踪装置、压力反馈装置、运动传动装置及上下料机器人等,然后设计基于PID的运动控制程序和MCGS监控程序,完成了恒压随动装备的关键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135.
首先用ANSYS软件对试样的力学性能曲线进行了弹塑性分析以验证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仅适用于试样尺寸变化较小的小应变情况,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不同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可应用于有限变形情况下,对于延性金属材料测试给出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明显区别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然后采用材料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随动强化准则对导流盘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比较好。可以为后续改进设计及超转破裂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一种七自由度仿人手臂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借助于adams动力学仿真工具,分析了一种新研制的七自由度仿人手臂的动力学问题,并以仿人手臂的自运动为例,求出了随动控制下的力矩响应。进而,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的办法,得出了时间一力矩函数关系式,显然,这为力矩补偿前馈控制模式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7.
变截面低刚度轴的轨迹电解磨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中极法轨迹电解磨削低刚度变截面轴的工艺方法。研究中对淬火合金钢试件进行了加工实验,试件的装夹使用了“拉夹法”提高工件刚度,电解磨削的中间电极采用了“随动中极”,以保证电极与连续变截面工件表面的电解间隙基本不变。文中对加工原理、实验研究、基本工艺规律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在分析数字阀和插装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调速器电液系统构成,即数字闪、插装阀并联式电流系统;分析了该咱电液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9.
李井还  王瑞峰 《测控技术》2017,36(5):156-158
为排查和解决导弹系统大角度随动发生摆动的现象,从理论分析和计算中发现发射装置在大角度随动控制时,由于本身软硬件设计约束,控制算法溢出,会导致导引头随动异常.通过对发射装置软件控制算法采用压缩法处理后,导引头随动正常.经试验论证,此故障原因定位准确,改进设计方法有效,满足系统大角度随动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在复杂环境中,运动摄像机跟踪运动目标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在基于目标颜色特征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中,引入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减少背景干扰及降低计算消耗。提出基于目标强度和目标面积的目标危机判别函数,对强干扰、遮挡情况进行识别;采用直方图维数和量化等级数自适应选取策略解决强干扰,采用子区域搜索选优策略解决目标遮挡和重新捕获的问题。为使被跟踪目标锁定在摄像机视野中央区域,采用基于速度调节的闭环控制模型,驱动PTZ摄像机,跟踪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背景干扰和遮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摄像机可以平滑稳健地跟踪快速运动目标,而且系统计算代价小,完全达到了实时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