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工业技术   5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研究北疆部分地区食源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PCR方法调查11种耐药基因和9种毒力基因。结果血清试验,定型菌株26株,分别属于17种血清型,其中O1、O115为优势血清型;PCR结果表明,不含有所检测耐药基因的分离株占12.50%,至少含有2种以及以上的分离株占50.00%,分离株对blaOXA基因携带率高达57.14%;检出率较高的毒力基因为fimC(64.29%)和fimA(25.00%)。结论 O1、O115为主要的血清型,2种血清型菌株拥有的耐药基因谱和毒力基因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42.
《Planning》2014,(12)
为载体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法及微孔稀释法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使用CAS琼脂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细菌铁载体与其耐药性的关系。CAS琼脂法分析表明,临床分离的70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产铁载体(100%),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表明肺炎克雷伯菌中铁载体产量不同。根据统计学取中位数的方法能够将细菌分为铁载体高产组和低产组两组,喹诺酮类耐药株中铁载体产量高于敏感株(P<0.01);铁载体高产组对环丙沙星(CIP)和左氧氟沙星(LEV)的耐药率高于低产组(P<0.01);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与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正相关性(P<0.01)。研究表明细菌铁载体参与了细菌耐药,干预了抗生素的杀菌过程。  相似文献   
43.
《Planning》2014,(5):659-660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36株牦牛源沙门氏菌进行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药敏试验,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以分析沙门氏菌分离率和耐药谱型.实验结果表明36株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100%、27.78%和25%,其他1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5%以下,其药表型菌株比较分散.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α-干扰素和异博定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计算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表面P170的表达.结果α-干扰素与异博定联合应用使乳腺癌细胞耐阿霉素(ADM)的IC50降低为0.32 μmol/L,优于单用异博定(1.23μmol/L)、α-干扰素(2.29μmol/L),逆转倍数由7.25和13.49提高到51.88;且P-170表达均有大幅度下降.结论单独用α-干扰素、异博定均可达到部分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对ADM的耐药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45.
黄棋尤 《国外塑料》2003,21(5):26-29
本文介绍运用聚醚醚酮原来的机械物性、热的性能、电气性能、滑动性能、耐药品性能等优异物性,实现更高性能的“PEEK”混配物各种物性。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使多药耐药基因转染入脐血有核细胞,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与未转染的脐血有核细胞相比,转染MDR1基因的脐血有核细胞对化疗药物有明显的抵抗性(P<0.01).通过腺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染脐血有核细胞能有效的抵抗化疗药物对其损伤,从而有望对临床肿瘤的大剂量化疗提供一种有效防护细胞损伤的方法,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48.
《Planning》2019,(6)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敏感型川崎病(IVIG敏感型KD)和耐药型川崎病(IVIG耐药型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χ2 检验比较IVIG敏感型KD和耐药型KD患儿的CAL差异。结果 1 003例KD患儿中,IVIG敏感型KD 894例(89.1%),IVIG耐药型KD 109例(10.9%)。全部KD患儿的CAL发生率为29.7%,IVIG敏感组与耐药组CAL发生率分别为28.6%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敏感组小型、中型、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90.2%、8.2%、1.6%,IVIG耐药组分别为76.2%、21.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敏感组CAL严重程度临床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所占比例分别为71.4%、19.9%、8.3%、0.4%,IVIG耐药组分别为61.5%、20.2%、17.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敏感组与IVIG耐药组分别有78.1%、59.5%的患儿在随访3个月时CAL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VIG敏感型KD患儿相比,IVIG耐药型KD患儿的CAL发生率更高,病变程度更重,恢复更慢。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通州区2015—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中副溶血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优势带型、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副溶血弧菌感染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2015—2021年通州区定点监测医院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弧菌分离培养,对其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PFGE聚类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 2 82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100株,检出率为3.54%,每年7~9月是检出高峰月份。不同年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0.001)。100株副溶血弧菌中有一株未携带tlh基因,89.00%的菌株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tdh。副溶血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K6(66/100),其次是O4∶K8(9/100)。98株菌副溶血弧菌(2株降解)PFGE分型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有39个PFGE带型,命名为V1-V39,条带相似度在79.6%~100%之间,基因分布呈高度多态性,V22和V25是通州区副溶血弧菌的优势带型。菌株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32.00%),其次是氨苄西林(14.00%)和多黏菌素E(13.00%),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四类药物100%敏感。结论 通州区2015—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中检出的副溶血弧菌主要是O3∶K6型tdh+- trh-菌株,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多黏菌素E耐药。PFGE图谱主要流行菌株带型相似度在93.1%以上,存在暴发风险,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需做好副溶血弧菌监测及暴发预警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一株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食源性疾病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方法 通过血清凝集法、改良K-B纸片法及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ail,ystB,virF)及0:3血清型菌株特异性脂多糖O-侧链的生物合成基因,rfbc的检测.结果 本菌株0: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带有毒力基因ail、virF及0:3血清型菌株特异性鉴别基因rfbc,而毒力基因yatB阴性;该菌株已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产生耐药,但对其他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敏感.结论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是0:3血清型且带有ail、virF毒力基因的致病性非1A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