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10篇
  免费   5574篇
  国内免费   3209篇
工业技术   61393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1038篇
  2022年   1442篇
  2021年   1827篇
  2020年   1974篇
  2019年   1824篇
  2018年   1774篇
  2017年   2083篇
  2016年   2059篇
  2015年   2181篇
  2014年   2872篇
  2013年   3694篇
  2012年   3909篇
  2011年   4030篇
  2010年   2801篇
  2009年   2808篇
  2008年   2620篇
  2007年   3289篇
  2006年   3006篇
  2005年   2447篇
  2004年   2007篇
  2003年   1696篇
  2002年   1540篇
  2001年   1264篇
  2000年   1160篇
  1999年   960篇
  1998年   781篇
  1997年   734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480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淹没水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求解时均N-S方程κ-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淹没水跃由静止到最终稳定的全过程。采用隐式非正交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组,利用动网格技术跟踪自由表面,并由Orlanski开边界条件得到无反射的出口边界。文中给出了淹没水跃在不同时刻自由表面形状、内部流场结构和流速矢量的变化情况,并与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描述淹没水跃这类复杂自由表面流动的紊动特性。  相似文献   
72.
一种非均匀插值移位分形曲面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非均匀插值移位生成分形曲面的方法,在递归线性插值生成控制点的过程中,控制线性插值比系数的取值方式、对各插值方向选取不均等的插值比数值,使有序的插值离散点进行插值移位变成无序的插值离散点,由此,生成确定性的或随机性的分形曲面,算法中形成的插值移位量和控制点相关,使分形曲面的精细结构随控制点位置的改变而作相应地调整,增强了精细结构的可控性,给出的实例说明方法简明,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73.
构造作用对油气生成和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质从埋藏开始,就处于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场中,环境提的能量,一是热量,二是机械能,机械能,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作用传递给系统的,另外还以机械波的形式赋予系统一定的机械能。当发生断褶构造运动时,机械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经能量的迁移转化,促成了包括机械力降解和地应力驱动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造了一次次高效的成油(生运)事件,本文以突变论为着眼点,按照改造控制建造的思路,大胆提出构造运动制造生排烃事件,成就含油气系统的假说。  相似文献   
74.
医用聚氯乙烯材料的表面光接枝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不排氧氛围下 ,紫外光照射 ,以二苯甲酮 (BP)为光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在医用聚氯乙烯 (PVC)薄膜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 ,并用正交法指出了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用傅立叶红外 (FT- IR)、水接触角作为接枝改性结果的表征。FT- IR谱图表明 GMA已接枝到 PVC膜表面。水接触角由接枝前的 78°下降到 5 4°  相似文献   
75.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on the mechanics of cellular materials is vast, there is no theoretical model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s of axial yielding of struts aligned to the applied loading direction on the plastic yield surface under multiaxial loading conditions. An anisotropic hexagonal model having tapered strut morphology is developed to show these effects on the plastic yield surface under multiaxial tensile loading condition. This model covers several types of cellular structure such as two-dimensional (2D) hexagonal and square cellular materials,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hexagonal and rhombic cellular materials of rod-like columnar structure. A tetrahedral element with tapered strut morphology is also used for a foam model to illustrate these effects on the yield surface under axisymmetric loading condition. Plastic collapse due to bending moment in the inclined struts is a dominant mode. However, under multiaxial tensile loading, the collapse due to axial yielding of struts parallel to the loading direction i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mode. The shape of plastic yield surface was found to depend not only on relative density but also on the strut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76.
利用十二酰胺丙基二甲胺和氯乙醇反应 ,合成了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 (DDH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以不同摩尔比进行混合 ,测定了混合系统的表面张力 ,计算了单一系统和混合系统的饱和吸附量、分子最小截面积 ,表面层和胶束中 DDHA的摩尔分率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目视观察了混合系统的浑浊情况。结果表明 :在降低γcmc和 cmc方面 ,DDHA SDS混合系统有协同效应 ,表面层和胶束的组成与二组分配比有关 ,但是非对称的 ,等物质的量混合物中 ,DDHA在胶束和表面层中具有较大的摩尔分数。DDHA与 SDS在实验测定的各混合系统中都不出现混浊  相似文献   
77.
膨化硝酸铵晶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春绪 《兵工学报》2002,23(3):316-319
膨化硝酸铵是一种改性硝酸铵晶体,具有显著自敏化特征,成功应用于各类膨化硝铵炸药及震源药柱中.在膨化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改善了膨化硝酸铵的物理性能和晶体结构及其特征.本文通过硝酸铵固体表面接触角的测量,算出了膨化硝酸晶体表面能;利用差热分析(DSC)技术给出了膨化剂对硝酸铵晶变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膨化硝酸铵晶体的晶格特性.  相似文献   
78.
建筑墙体表面传热系数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房间南向墙体内表面中心区域的换热过程进行实验,发现当风速在0-5.5m/s之间时,表面传热系数在8-18W(m^2.K)之间波动,而风向对墙体表面传热系数影响不大;用辅助变量法分析墙体表面传热过程,并结合实验推导出墙体表面传热系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9.
A theory is presented that explains how the visual system infers the lightness, opacity, and depth of surfaces from stereoscopic images. It is shown that the polarity and magnitude of image contrast play distinct roles in surface perception, which can be captured by 2 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inference. First, a contrast depth asymmetry principle articulates how the visual system computes the ordinal depth and lightness relationships from the polarity of local, binocularly matched image contrast. Second, a global transmittance anchoring principle expresses how variations in contrast magnitudes are used to infer the presence of transparent surfaces.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principles provide a unified explanation of how the visual system computes the 3-D surface structure of opaque and transparent surface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80.
聚合物-金属界面相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在 Al 合金表面生成纤维状的界面相结构,其形成、发展和特征与树脂的体系、交联反应条件以及 Al 合金的表面状态有关。环氧树脂的基础相为颗粒状的超结构组织。聚合物界面相的力学破坏表现为纤维体的拉伸、变形和断裂,而基础相在纯剪切受力时出现在45°方向的裂纹,并发展导致连接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