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工业技术   57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629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本文对微机图象法在脉冲MAG焊接中的应用作了探讨,设计和采用了带有CCD摄象机的微机控制系统,对脉冲MAG焊接熔池进行了观察、监控和图象处理。其结果证明了采用微机图象法来实现实时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为了表征二维混凝土的传输过程,制备厚度为1 mm的混凝土薄片. 采用X射线透射成像(TXR)技术,联合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技术(SEM/BSE/EDS)原位追踪水在2维混凝土薄片中的毛细自吸过程. 测试不同质量分数CsCl溶液对X射线透射图像的增强效果. 结果表明,CsCl能够提高吸水过程中混凝土薄片的TXR图像对比度,使得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路径更清晰、可辨. 水泥浆体在吸收CsCl后,扫描电子背散射图像的对比度显著增强. 不同位置铯原子的EDS能谱结果验证了TXR技术确定吸水前锋位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3.
柯锐  何昌林  梅端  朱晓东  吴雄  沈帆  吴峰 《绝缘材料》2021,54(10):100-104
为更好地指导配网用复合材料绝缘横担应用,依据GB/T 20142—2006要求对密封处理及未密封处理的两类复合材料绝缘横担进行了42 h水煮(0.1%NaCl)试验,研究高温水环境对两种处理方式绝缘横担性能的影响.对水煮前后吸水率、额定弯曲负荷、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干工频电压、干雷电冲击电压及电气强度等性能进行对比测试,同时采用SEM进行断口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水环境下,密封处理绝缘横担性能优于未密封处理绝缘横担,但两种处理方式的绝缘横担额定弯曲负荷均大于6.5 kN,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均大于350 kV,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大于680 MPa和1000 MPa,表现出良好的力学及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44.
用自制的恒位移加载台在TEM中原位观察了310不锈钢在水中阳极溶解前后加载裂尖前方位错形貌的变化.在排除室温蠕变影响后发现,阳极溶解能明显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310不锈钢薄膜试样在室温水中能产生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45.
通过原位腐蚀观察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对J5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改性和夹杂物诱导腐蚀的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了稀土元素Ce改性夹杂物的过程中夹杂物成分和类型的变化,观察到的代表夹杂物为CeAlO3?Ce2O2S、Ce2O3?Ce2O2S、MnS等。根据形成能计算,经稀土元素Ce处理后,生成了稳定的Ce2O3、Ce2O2S、CeAlO3夹杂物。通过表面能判断了晶面的稳定性,Fe(100)-2面的表面能经收敛测得为2.4374 J·m?2,该晶面的功函数为4.7352 eV。通过对比夹杂物与钢基体的功函数与计算电势差,分析了不同含Ce夹杂物诱导点蚀的趋势,探讨了不同原子位置、原子数量和不同slab模型对功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与Fe (100)-2面的电子功函数相比,MnS以及改性后3种夹杂物CeS、Ce2O3和Ce2O2S电势差大多小于0,CeAlO3的电势差在0 eV左右。夹杂物不同晶面对功函数影响很大,O、S等非金属原子数量多的晶面功函数平均值较高,添加稀土元素Ce可以有效降低晶面功函数。5种夹杂物和钢基体的平均功函数大小顺序为CeAlO3>Fe>MnS>CeS>Ce2O2S>Ce2O3。结合不锈钢中复合夹杂物的实验结果可知,Ce2O3诱导点蚀发生的概率最高,CeAlO3可以有效提高钢的耐腐蚀能。   相似文献   
46.
 宽淬透性带和大尺寸TiN析出物严重危害20CrMnTi齿轮钢的产品质量,其控制的关键基础是掌握连铸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变行为机理。传统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CSLM)原位观察研究通常将糊状区冷却速率设定为固定值,这不能有效反映连铸凝固过程中冷却速率的变化。为此,以国内某钢厂20CrMnTi 160 mm×160 mm小方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二维切片凝固传热计算,确定内弧表面下方20、40、60 mm位置处糊状区的热历程、瞬态与平均冷却速率,进而设计HT-CSLM试验升温与降温方案。然后,开展这些位置处糊状区瞬态与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HT-CSLM试验,研究揭示不同冷却条件下20CrMnTi的凝固过程、δ晶粒生长动力学和包晶相变机制。最后,通过电子探针分析(EPMA),考察冷却条件对凝固组织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凝固潜热的补偿,内弧皮下20、40、60 mm位置处初始凝固阶段冷却速率较小,凝固中后期逐渐增大,且越深入方坯内部越显著。这些位置处的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102.81、44.63和34.93 ℃/min。δ晶粒率先从钢液中析出,其平均生长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提升而增大。在瞬态冷却速率条件下,随着凝固的进行,瞬时生长速率呈增大的趋势,但是在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瞬时生长速率则略微降低。这是因为在瞬态冷却速率条件下,糊状区冷却速率由慢至快,不断补偿了凝固潜热,同时初始形核数量少,生长空间大,溶质过冷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当熔体温度降低至包晶相变临界温度时,δ晶粒快速转变为γ晶粒,即发生块状转变,导致固相率迅速增加,且伴随有部分γ晶粒快速聚合。整体上讲,包晶相变临界温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是也受溶质初始含量的影响。此后,剩余液相向γ相转变,直至完全凝固。晶粒半径随着冷却速率的提升而减小,且在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比瞬态冷却速率条件更小,这取决于初始凝固阶段的形核数量。  相似文献   
47.
高温合金铸锭在凝固过程中各部分冷却条件不同,中心部分冷却速率缓慢。为了模拟铸锭内部的缓慢冷却速率,通过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CLSM)、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并结合相关计算,研究了N06625合金在不同冷却速率(10、20、30 ℃/min)下的凝固偏析和微观组织演变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升高,析出相的数量、尺寸和面积分数降低,且聚集程度降低,形状由大尺寸长条状和大块状转变为小条状和小块状;Laves相呈块状和条状在枝晶间析出,随着冷却速率降低,Laves相的尺寸和数量增大,聚集程度增加。枝晶干芯部Nb和Mo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Nb的有效分配系数(ke[Nb])和Mo的有效分配系数(ke[Mo])随冷却速率增大而增大,在所研究冷速范围内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偏析倾向,ke[Nb]分别为0.46、0.55和0.62,ke[Mo]分别为0.73、0.77和0.80,且ke[Nb]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采用Clyne-Kurz偏析模型并结合试验中的数据,对Nb和Mo元素偏析程度的具体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在N06625合金凝固过程中,冷却速率越低或固相分数越大,残余液相中Nb和Mo元素的质量分数上升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48.
TA2/A3爆炸复合界面微观断裂机制的SEM原位研究SCI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SEM对TA2/A3爆炸复合界面(包括细小波状界面,中波界面及具有再入射流熔块的大波界面)的微观断裂机制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复合界面微观断裂机制是:微裂纹在波头夹杂或再入射流熔块内及熔块和基体界面处萌生,并在裂尖应力场作用下沿与外载垂直方向扩展。同时,沿TA2/A3界面产生微裂纹并在外载作用下,相互连接而扩展。  相似文献   
49.
LaF3 superfine powder was synthesized from La(CH3COO)3 and NH4 F by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using ethanol or pure water as dispersant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XRD and SEM indicate that the superfine powder has high purity, regular particle shape and narrow distribution of granularity. The granularity of the best sample is in the range of 100 -200 nm.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ersants on the crystal degree and microstructure was discussed. After the superfine powder was formed into a slice at pressure of 25 - 60 MPa, it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as test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measure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ain refining of LaF3 powder increases its ionic conductivit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aF3 powder, the advantages of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we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50.
采用Cr、Fe、Ni、Al、Cu、Co、Si纯金属粉末按照等摩尔比混合并压坯,激光自蔓延烧结制备CrFeNiAlSi、CrFeNiAlCuSi、CrFeNiAlCoSi高熵合金。利用OM、XRD、SEM、显微硬度计及磨粒磨损机等试验表征设备,分析了CrFeNiAlSi、CrFeNiAlCuSi、CrFeNiAlCoSi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物相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FeNiAlSi高熵合金主要由BCC相组成,为菊花状组织。在加入Cu、Co元素后,从单一的BCC相转化为BCC+FCC两种相共存,但仍以BCC相为主,CrFeNiAlCuSi高熵合金为菊花状+胞状组织,CrFeNiAlCoSi高熵合金为等轴晶组织。加入Cu、Co元素改变了CrFeNiAlSi高熵合金的形貌与性能,加入Cu元素后孔隙减少,硬度下降,磨损率上升。加入Co元素后硬度上升,磨损率下降,显微硬度均值为1010 HV0. 1,磨损率最小为46 mg·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