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70篇
  免费   2052篇
  国内免费   1268篇
工业技术   50890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171篇
  2022年   1312篇
  2021年   1317篇
  2020年   1141篇
  2019年   1337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1155篇
  2015年   1311篇
  2014年   2651篇
  2013年   2056篇
  2012年   2198篇
  2011年   2097篇
  2010年   1783篇
  2009年   2131篇
  2008年   2417篇
  2007年   2073篇
  2006年   2302篇
  2005年   2405篇
  2004年   2498篇
  2003年   1982篇
  2002年   1655篇
  2001年   1617篇
  2000年   1418篇
  1999年   1177篇
  1998年   1063篇
  1997年   951篇
  1996年   979篇
  1995年   815篇
  1994年   731篇
  1993年   717篇
  1992年   693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533篇
  1989年   55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Replacement of precious single metal catalysts with cost-effective, highly-dispersed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residue holds tremendous promise for the residu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Organic metals were added to the feed as the oil-soluble precursors,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catalytic active phases in this work.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efficient in the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both model compound and residue. Increased metal dispers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metals played indispensable roles in such catalytic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in the article, the catalyst had the be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olybdenum to iron was 1.5.  相似文献   
22.
《大氮肥》2015,(1):2
<正>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精品制造国际领先技术创新点:①根据放热反应特点研发的布管方法,可精确控制反应床层温度,温差≤10℃,反应效率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长,能量回收率高。②开发的径向分布器使气体分布均匀,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③设计的管板间均布催化剂装料管,催化剂装填均匀。④发明的双套管间特殊结构,有效吸收膨胀应力,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27.
以模拟烟气为气相,酸碱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为液相,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将模拟烟气和吸收液混合产生微纳米气液吸收脱除模拟烟气中的NO,探讨了进气NO体积分数、吸收液pH值、O_2含量、SDBS浓度和吸收液温度等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效率随着进气NO体积分数和SDBS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吸收液pH的增大,先降低后缓慢增大;随着O_2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吸收液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气NO体积分数0.02%,吸收液pH值2.0,吸收液温度25℃,O_2含量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NO吸收效率可达到87.8%。  相似文献   
28.
29.
以废弃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简称SFCC)为载体、β-环糊精为金属络合剂、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β-环糊精修饰的Ni/SFCC催化剂(简称Ni/SFCC-CD催化剂),考察其对C9石油树脂的催化加氢性能。通过BET比表面积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研究β-环糊精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 ℃、反应压力为7 MPa、反应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采用Ni/SFCC-CD催化C9石油树脂加氢,可制得溴值为1.45 gBr/(100 g)、色号(加纳德)小于1的水白色氢化C9石油树脂,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仍保持良好活性;β-环糊精的作用机理是:β-环糊精与硝酸镍产生络合作用,抑制硝酸镍的分解、控制NiO的结晶过程和增强活性组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了Ni/SFCC-CD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张鹏  时茜 《辽宁化工》2020,49(7):889-890,896
尽管均相催化剂在各类催化反应中都有着比较理想的催化效率,但它们不可回收的缺点却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功能化修饰及结构稳定的特性,在异相催化领域被众多科研工作者所青睐。着重介绍了MOFs材料的孔结构在催化应用时发挥的优势作用,同时对MOFs催化剂上活性位点的来源进行了归纳和举例,最后对MOFs材料在异相催化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