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介绍了采用纳滤膜去除盐水中SO42-,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处理废水并回用,采用在活性污泥处理中引入超滤提高处理后废水的质量等。建议引入更多的膜分离装置以推动氯碱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某磷化工企业实际工业废水中的Ca2+、SO42-等为控制指标,研究纳滤循环系统回收率、纳滤浓水和原水体积比、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纳滤循环系统连续处理该废水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纳滤系统回收率为60%,纳滤浓水、原水体积比为1∶1.5,pH为12。该系统稳定运行后,Ca2+、Mg2+、SO42-等的浓度无论在浓水侧还是淡水侧均没有出现不断富集的现象,可不断回用。  相似文献   
13.
以芳香聚酰胺为原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芳香聚酰胺纳滤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膜工艺.详细讨论了纳滤膜的分离特性,并对纳滤膜的耐溶剂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芳香聚酰胺纳滤膜对无机盐及小分子有机物具有较好的选择分离性能.操作压力为0.4MPa时,该膜对蔗糖的截留率为63.74%,对葡萄糖的截留率为54.36%.膜具有很好的耐溶剂性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莱州湾地下卤水纳滤过程中纳滤膜表面无机物结垢的问题,利用饱和度法系统研究了碳酸钙、硫酸钙在卤水体系和纳滤过程中的结垢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原料卤水中的碳酸钙处于饱和状态,而其中的硫酸钙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在外部因素诱导下,碳酸钙更容易发生沉淀;降低卤水的pH可以有效抑制碳酸钙结垢;当逐步提高卤水的产水回收率时,纳滤浓水侧卤水中硫酸钙结垢的风险增大,在纳滤精制卤水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产水回收率可以降低硫酸钙结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周建芳  饶保林 《化学与粘合》2007,29(5):326-328,331
采用端羧基亚胺中间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用芳香胺做固化剂,制备了亚胺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端羧基亚胺中间体的种类及用量、固化剂种类及用量、固化条件等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子中含有砜基的亚胺中间体对环氧进行改性、用DDS做固化剂制得的胶黏剂的性能最好.亚胺中间体用量为60phr~70phr、固化剂用量控制在固化剂活泼-H/环氧基为0.6~0.7时,胶黏剂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该胶黏剂的固化条件为200℃/2h 220℃/4h.  相似文献   
16.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化工进展》2007,26(11):1610-1615
分别采用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H酸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光催化处理效果。在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和150mg/L、p/p0≥0.7的反应条件下,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中污染物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级、一级以及一级与0级耦合的反应动力学。而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耦合工艺中,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一级、一级与0级的耦合以及0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朱万章 《中国涂料》2006,21(1):30-32
一种新颖的室温固化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与相应的单组分涂料相比,其显著特点涂膜有极好的附着力、更高的硬度、优异的耐水、耐烫、耐溶剂和抗粘连及耐污渍性等。其配漆后的适用期室温下可达30d以上,涂料的综合性能可与溶剂型漆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将超临界CO_2萃取与纳滤过程相耦合,可以不经历压力、温度和相变循环而使CO_2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过程能耗、减小操作费用。将纳滤过程与超临界CO_2萃取相耦合,可以对萃取收率和选择性独立调控,使它们分别达到最佳值,从而实现对萃取物在高收率条件下达到精细分离的目的。将超临界CO_2引入高粘性液体的超滤过程,会在不提高温度和无需引入化学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流体粘度、增大透过流率、提高过滤效率、减小过程能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某煤化工厂两级反渗透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纳滤膜进行分盐,考察了不同操作压力下纳滤膜对水中主要组分截留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于SiO_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5.2%和54.8%;膜产水侧电导率和TDS明显下降,浓水侧电导率和TDS明显升高,且膜对TDS的截留率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逐渐升高;膜对Cl-呈负截留,负截留效果随压力增加而效果越显著;膜对SO_4~(2-)的平均截留率高达98.7%;产水侧Cl-和SO_4~(2-)质量浓度比明显升高,平均可达58.24,分盐效果较好。纳滤产水经蒸发结晶所得NaCl达到GB/T 5462—2015《工业盐》标准中工业干盐一级品要求;纳滤浓水经冷冻结晶所得Na2SO4达到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标准中Ⅰ类工业无水Na_2SO_4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姚红娟  丁宁  王晓琳 《现代化工》2003,23(12):15-18
介绍了粗制染料的脱盐与浓缩纯化生产的研究进展。膜分离作为一种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使合成染料的脱盐和浓缩同时进行,从而成功地得到高浓度、低盐的染料产品如活性染料、荧光增白剂和酸性染料等。在膜法治理染料废水方面,介绍了膜分离、预处理/膜分离组合和膜分离/氧化组合等3种工艺及其应用实例,并简要介绍了新型膜材料和膜过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