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工业技术   658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991.
由青岛大学完成的海藻类海洋纤维研究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包括功能性海藻纤维纺丝成型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多离子海藻类海洋纤维及纺织品研究两个课题。目前,海藻类海洋纤维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2.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引进意大利的高端原丝技术和美国的碳化生产线.采用连续聚合二甲基亚砜(DMSO)一步法湿法纺丝、下游直接碳化工艺生产碳纤维产品。建成后.形成年产7500吨聚丙烯腈原丝和30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能力。项目总投资15.89亿元。建设周期2008年2月-2009年。  相似文献   
993.
药物纤维及其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制备药物纤维的材料和技术以及药物纤维在新型给药系统(DDS)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药物纤维DDS技术存在的问题。药物纤维可分为原料型、天然纤维的后整理型、聚合物型及复合型。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传统纺丝方法、静电纺丝技术、非织造布技术以及后整理技术。指出中草药纤维的DDS、智能释药纤维DDS及多药多级控释DDS是今后药物纤维DDS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4.
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的电纺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烯毗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水(PVP/PEO/H2O)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研究了PVP/PEO共混溶液浓度、PVP相对分子质量及PVP:PE0(质量比)对PVP静电纺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到15%、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6或PEO含量增大时,均可制得形貌清晰、表面光滑的微纳米纤维.当PVP/PEO溶液质量分数为12%、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 × 106及PVP:PE0(质量比)为8:2时,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形貌最佳.  相似文献   
995.
聚乳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不同配比的聚乳酸(PLLA)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静电纺丝制得PLLA/PVA纳米纤维。采用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对PLLA/PVA纳米纤维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LA/PVA纳米纤维中PVA上的羟基与PLLA上的羰基形成了氢键,PLLA与PV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PLLA/PVA纳米纤维存在相分离现象;混合溶液的PLLA质量分数为11%,PVA质量分数为8%时可以得到较好的PLLA/PVA纳米纤维,但PVA质量分数为6%时出现液滴及珠丝,PVA质量分数为4%时,不能制得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全氟磺酸离子交换纤维(PSAIF)。研究了PSAIF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及对Cu2+的离子交换性能;考察了PSAIF对Cu2+交换性能中动态、静态离子交换情况及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PSAIF适宜的纺丝温度为225℃,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Cu2+的交换属于吸热过程,离子交换的最佳pH值为4~5,动态交换结果显示PSAIF对Cu2+有较强的动态吸附能力,吸附与解吸速率较快,再生性能良好,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 ir和Freumd lich方程。  相似文献   
997.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纳米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0%苯酚和50%1,1,2,2-四氯乙烷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合物分子质量、溶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喷丝孔到接收板的距离)对电纺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质量和溶液浓度增加,纤维平均直径也随之增加;纤维平均直径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接收距离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物特性黏度为0.818 dL/g,溶液质量分数为15%,电压为32 kV,接收距离为23 cm,所得PET电纺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85 nm。  相似文献   
998.
将纳米凹凸棒土(AT)?加入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溶液中。用平板流变仪研究了温度、AT含量对纺丝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含量的提高,纺丝溶液的表观黏度及结构黏度指数降低,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999.
熔融静电纺丝法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年来,在纤维领域,纳米纤维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由于利用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纳米纤维集合体积小等特点,有望开发出新型材料。制取纳米纤维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静电纺丝法。静电纺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近年来高黏度PET及其工业丝技术取得的进展,主要关于PET固相聚合(SSP)在降低成本、能耗和提高单系列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进展,PET工业丝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和直接纺制帘线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同时阐明提高国内PET工业丝工程开发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