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具红外隐身功能石蜡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脲、甲醛、三聚氰胺聚合物包覆普通石蜡微胶囊化的工艺,力求实现其在红外隐身上的效果,得出实验室最优工艺条件为:(1)以脲∶甲醛∶三聚氰胺摩尔比为1∶3∶1,pH值8~9,60℃水浴0.5h制备预聚液;(2)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添量为5%,3000r/min转速下,15min制备相变乳液;(3)固化条件为pH值约4.5,70℃水浴,反应时间1.5~2 h.所得微胶囊经红外、DSC测试,结构完整,相变热略低于石蜡,相变温度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82.
HPLC法同时测定月桂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振寰  刘霞  翁蕊  罗幼松 《油田化学》2004,21(4):381-384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月桂酸钠(SL)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的方法。所用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柱长200mm,内径4.6mm,填料孔径5μm。实验确定流动相A为体积比50:50的甲醇/水混合物,用稀H3PO4调pH值为4.5,用于洗脱SL;流动相B为含30mmol/L NaH3PO4的甲醇/水(50:50)混合物,用于洗脱SDBS。SL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SDBS用紫外检测器在254nm检测。单一SL或SDBS标准溶液浓度测定结果表明,SL和SDBS的可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0.44~31mmol/L和0.31~30mmol/L,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9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和0.83%。在不含和含大量盐、碱(0.5mol/L NaCl 0.51mol/L NaHCO3 0.5mol/L NaOH)的SL和SDBS混合标准溶液的色谱图上,SL峰和SDBS峰均完全分离。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在95%石英砂 5%高岭土上吸附后SL NaCl NaOH和SL NaCl NaHCO3溶液中SL的浓度,得到了正常形态的SL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平衡浓度关系曲线)。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或分别测定含大量无机盐、无机碱溶液中的SL和SDBS。图6参7。  相似文献   
83.
SBR法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在SBR法反应期的降解规律,并对其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23.0±0.5)?℃范围内, LAS浓度≤90?mg/L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在SBR反应器内经过6?h左右的曝气反应,其LAS浓度就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Monod方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都能很好地模拟LAS的生物降解过程,并求定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4.
采用紫外光谱仪动态研究了光敏重氮树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证实了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与SDS、SDBS浓度有关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可加速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反应速度 ,提高光敏性 ,且可降低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热分解反应速度 ,大大提高光敏重氮树脂的热稳定性 ,并确认了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和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  相似文献   
85.
防水剂、膨胀剂及引气剂对砂浆防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中国建筑防水》2014,(9):12-18,21
研究了渗透结晶型防水剂、UEA膨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引气剂对砂浆防水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三种外加剂掺量对砂浆水灰比、保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和抗渗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自的最佳掺量,并分析了三种外加剂的成本。指出,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有选择性地选用外加剂或外加剂组合。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选自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洗涤剂与健康生活》。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洗涤剂消费者,也可供洗涤剂行业的生产、科研、营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该书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相似文献   
88.
添加剂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cm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时利用电导法测定了添加剂甲醇、乙醇、丙醇、PEG、β-环糊精和NaOH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醇、乙醇、丙醇、PEG、NaOH加入量的增加,均使SDBS溶液的cmc值降低;不同分子量的PEG对SDBS溶液cmc值的影响是相同体积分数的PEG200相似文献   
89.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天然沸石,对废水中甲基橙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改性沸石的用量为20g/L、吸附时间为100min、温度为35℃、pH值为4.2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沸石对甲基橙溶液(10g/L)的吸附率达到了92.8%,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90.
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MD,Molecular dynamics)方法模拟了油、水两相分离过程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支化程度、在油-水体系中的浓度和不同油相对油、水两相分离过程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对于油-水体系,油、水两相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离平衡,形成一个明显的油-水界面;在烷烃-水体系中,以十二烷作为油相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界面处浓度最大,吸附趋势最强;随着体系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的增大,模拟得到的吸附峰值浓度先增加然后略降,与实验结果相符。研究还提出,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接触面积(ASA,accessible surface area)可以作为衡量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吸附能力及电解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的指标。MD给出的分子水平的微观信息可以为三次采油技术中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及有效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