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8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工业技术   93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塑料科技》2021,(1):35-3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增容剂体系的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LA/PBAT)共混熔体,系统地研究了采用扩链剂SW04、环氧扩链剂XY-4370以及扩链剂Joncryl作为增容剂改性的PLA/PBAT体系。并对他们的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进行检测。对比实际挤出实验过程中熔体的情况,使用扩链剂Joncryl作为增容剂的体系熔体更均匀,明显改善挤出胀大现象,对PLA/PBAT体系的增容效果更好。且使用扩链剂Joncryl作为增容剂的熔体稳定性更好,综合力学性能也更佳。  相似文献   
72.
自制了一种中间基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弹性体用填充油,并从分子结构及微相结构上分析了线型和星型SEBS充油体系的力学性能、紫外辐照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关系。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EBS充油体系的微观结构,揭示了SEBS分子结构是影响充油体系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且软硬段电子密度差以及PS相间距越大,SEBS的微相分离程度越高。结合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测试结果,发现SEBS微相分离程度高有利于充油体系力学性能的提高。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经紫外辐照后SEBS体系的化学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经紫外辐照后的体系均在1700~1740 cm-1、1800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且吸收峰强度越大,力学性能下降得越快,表明氧化降解是造成SEBS体系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天然石墨(NGR)/炭黑(CB),采用电磁屏蔽测量仪、四探针电阻率测量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ASA/NGR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着炭黑含量增加而增加;同时在30 MHz~1500 MHz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从28 dB提高到38 dB,符合商业要求。炭黑的加入大大改善了材料力学性能,弯曲强度从31 MPa增加到41 MPa;动态储能模量从4.6 GPa增加到14.5 GPa。  相似文献   
74.
以蓖麻油(CO)、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无水无氧条件下合成了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COM).利用FTIR表征了PCOM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m(CO):m(MMA)=1:1、引发剂AIBN用量(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25%、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80℃时,产率为59.20%,共聚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722×105,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51).且共聚物对润滑油具有一定降凝效果,当共聚物添加量(以油品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5%时,凝点(SP)可降低10℃(ΔSP=10℃).  相似文献   
75.
姜斌 《中国塑料》2002,16(12):1-8
概述了ABS树脂在世界各区域及国家 (或地区 )的生产、供需及市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6.
选择丙烯酸 (AA)、丙烯酸丁酯 (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三元共聚物对聚苯胺 (PAn)进行改性 ,研究了BA的用量和引发剂浓度对PAn导电率的影响 ,对样品进行DSC、FTIR和SEM测试。结果表明 ,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酸对PAn有良好的掺杂改性作用 ,当共聚单体 (AA -BA -MMA)组成为 10∶45∶45 (质量比 ) ,引发剂浓度为0 0 5 48mol·L-1时 ,可制得电导率达 1 42 1S·cm-1的导电PAn。  相似文献   
77.
实用小贴士     
《现代涂料与涂装》2007,10(8):56-56
路面标记用的乳胶;丙烯酸共聚物乳液;水性涂料.  相似文献   
78.
SBS改性沥青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沥青的特性,改性沥青的种类与性能,以及丁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的相容性,溶胀性,分散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主要介绍以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主体材料,适当加入增粘剂、填料和其它助剂,制成的一种新型胶粘剂。研究了它们的配比与性能的关系。并采用了辐射交联的技术方法,使这种胶粘剂对聚乙烯粘接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