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2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615篇
工业技术   880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Hermitian codes are a class of very long algebraic‐geometric (AG) codes constructed from Hermitian curves, which outperform Reed–Solomon codes defined over the same finite fields and with the same code rates, as recently demonstrated by the authors. However, since there are no soft‐decision decoding algorithms for AG codes in the literature, the performance of Hermitian codes is limited and their potential is yet to be realized.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chieving more significant coding gain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serially concatenating long Hermitian codes with ring‐trellis‐coded modulation codes over the ring of integers ?4 and evaluating their performance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AWGN an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The scheme achieves large coding gains over single Hermitian and Reed–Solomon codes with no increase in bandwidth use and a performance comparable with the well‐known capacity‐approaching cod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研发的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回收对接中前景视场三维重建的需求以及提高导航定位精度与对接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ENSUS变换与最小生成树相结合的立体匹配算法.该立体匹配算法针对水下图像弱纹理及重复纹理区域多的问题,利用图像的梯度强度及颜色信息融合作为C...  相似文献   
993.
Zm上的负循环码和自对偶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直和分解的性质研究了Zm(m≥6)上的负循环码与其直和项上负循环码之间的关系,通过定义Zm与环的直和项有相同特征的剩余类环之间的同构映射ψ,得到了在同构映射ψ作用下环Zm上负循环码与其外直和项上负循环码关系,给出了Zm上自对偶码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改进型Butterworth传递函数,提出了一种设计高阶低通滤波电路的方法.推导出奇数高阶低通滤波电路是1个一阶Butterworth低通滤波电路和若干个二阶滤波网络的级联,偶数高阶低通滤波电路是若干个二阶滤波网络的级联,给出设计高阶低通滤波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简单快速地设计出满足技术要求的任意高阶低通滤波电路.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改进Tabu搜索算法的区域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无功优化的实时控制要求,提出了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方案。该方案采用改进的Tabu搜索算法,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进行无功优化,记录优化过程中搜索得到的前10位最优网损解;然后对这10个最优网损解进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再运用模糊集理论,将网损最小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两个目标的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通过算例仿真,证明了改进Tabu算法适合于解决区域输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区域输电网二级无功电压控制方案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中负荷模型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IDE)以辨识负荷模型参数。采用不依赖于优化问题的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同时考虑搜索速度和搜索精度,使算法摆脱后期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点的束缚,克服了微分进化算法参数调整困难的不足,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将改进算法应用于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工程实例并与其他算法对比的结果表明,改进DE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强,搜索精度高。  相似文献   
997.
一种新策略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确可靠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用户选择供电服务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最终实现电能按质定价.同时也为电网的正常经济运行提供指导.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综合集成赋权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电能质量评价策略.在综合集成赋权法中,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改进拉开档次法确定客观权重,基于加法原理将两者结合确定综合权重.由综合集成赋权法产生支持向量机的初始训练数据,通过训练支持向量机能够得到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及综合评价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电能质量评价策略保留了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小样本、非线性问题时的独特优势,能快速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一类多种箱体类同族零件混批加工的装夹方案选择与线平衡问题,提出一种集成优化方法。考虑操作优先关系和生产线产能约束,以节拍、夹具种类、平衡率和整线平滑系数为优化目标,分析了不同装夹组合下的各零件生产指标。引入多零件批量比重系数,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某企业两缸体混批生产线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智能监控水平,提出基于时间序列混合模型及改进多分类马田系统的控制图模式识别算法。选用时间序列混合模型对控制图实时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改进马田系统的阈值计算方法并制定多类判别准则,将表征的特征向量代入改进多分类马田系统分类器中进行特征约减及模式识别。最后,将该识别算法应用于控制图公开数据集及生产案例中,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算法对比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序列混合模型及改进多分类马田系统算法能简化识别系统,识别精度高,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采用单一负荷特征量识别时,准确率达不到要求;采用多负荷特征量识别则需大量数据,增大模型的复杂程度和识别计算量。对此,提出利用复现性指标和熵权区分度指标对负荷特征进行处理,进而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布谷鸟(CS)算法实现求解测量量与估计量之差最小化的识别问题。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模型进行负荷识别时,放大了各负荷特征间的差异,提高了负荷辨识率,同时改进后的CS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