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7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1185篇
工业技术   1380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1033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1213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路由协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目前存在的多径路由协议特点及核心路由机制基础上,总结了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特征,并对不同的多路径路由相关项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多路径路由的研究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初始会话协议SIP.在SIP和一般视频监控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给出了分层网络模型,并对其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该分层网络模型的建立使得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视频监控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3.
提出以视觉跟踪为基础并引入通信进行多机器人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需要编写了一种新的通信协议,采用闭环l-Φ实现编队算法.这种多机器人编队控制避免了视觉系统的局限,能够更好地在复杂未知环境中协作完成任务,解决了编队控制的无反馈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使得机器人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跟踪和通信编队,一起顺利达到目标点.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对Ad hoc网络各种路由协议进行仿真评估,分析它们在不同约束条件下不同度量的相对性能,是了解与学习路由协议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度量标准主要集中在吞吐量、延时、抖动、丢包率等QoS因子或路由负载、寻路时间等外部特性上,还没有以Ad hoc网络系统本身的连通度作为度量标准进行仿真,评价各种路由协议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于同一网络系统连通度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基于能量模型、节点密度、停留时间及移动速率四种约束条件对MANET提出的四种路由协议进行了关于网络连通度的仿真与评估,给出了这方面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在无线自组网络中建立多个连通支配集,使其分时共同承担网络中继传输的方法,以防止部分节点被过度消耗,维持网络中能量消耗的平衡.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多个连通支配集的路由方法可有效防止部分节点被过度消耗、维护网络的能量消耗平衡、延长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96.
CORBA技术在现场设备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CORBA体系结构,阐述了利用CORBA的代理机制,通过代理屏蔽不同通信协议差异,以实现设备之间通信的集成策略.该机制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协议设备之间的通信集成,而且便于系统扩展,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平台.最后结合具体实例给出现场设备的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97.
目前,绝大多数变电站基于IEC61850标准建设,站内通信协议主要包括制造报文规范(MMS)、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采样测量值(SMV)等,在工程应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与安全隐患.为此,基于MMS替代协议,重点介绍了其实现的功能与安全防护技术.在功能方面,MMS替代协议增加了多个服务,并优化了现有MMS协议的不足;在安全防护技术方面,MMS替代协议的应用层实现了基于SM2算法与调度证书的双向身份认证,杜绝未授权设备的非法接入、攻击,从协议源头杜绝设备连接的不安全性;MMS替代协议的传输层实现了基于SM2算法与调度证书的全链路加密、认证,确保传输数据报文防伪造、防抵赖、防窃取,保护数据报文的机密性、完整性.测试结果表明MMS替代协议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
针对以太网中,主机之间存在大量的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广播流量,导致以太网规模受限问题的研究,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机制(SDARP),利用软件定义网络范式,集中处理地址解析协议报文,应答地址解析请求,从而抑制广播流量。SDARP基于RYU控制器实现。基于Mininet仿真器的虚拟试验床实验证明:SDARP对主机透明,能够有效减少92.9%的ARP广播报文,消除广播风暴,并减少35.9%的ICMP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99.
针对DCF协议的初始竞争窗口不能随着节点数变化选择其最佳值的不足,提出一个具有两级退避的接入协议(OCW-DCF),并用Markov模型分析了协议性能,确定其最佳竞争窗口值。仿真结果表明,OCW-DCF协议能有效减小信道接入延时,且采用基本接入模式的总体性能比RTS/CTS接入模式的好。  相似文献   
100.
Experiences applying standards in personal health devices (PHDs) show an inherent trade-off between interoperability and costs (in terms of processing load and development time). Therefore, reduc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sts as well as time-to-market is crucial for standards adoption. The ISO/IEEE11073 PHD family of standards (also referred to as X73PHD) provides interoperab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Ds and aggregators. Nevertheles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chieving inexpensive implementations of X73PHD in limited resource microcontrollers falls directly on the developer. Hence, the authors previously presented a methodology based on patterns to implement X73-compliant PHDs into devices with low-voltage low-power constraints. That version was based on multitasking, which required additional features 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therefore presents an event-driven evolution of the patterns-based methodology for cost-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PHDs. The results of comparing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showed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decrease in memory consumption and cycles of latency are 11.59% and 45.95%,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everal enhancements in terms of cost-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time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new version of the methodology. Therefore, the new approach could help in producing cost-effective X73-compliant PHDs, which in turn could foster the adoption of stand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