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发展节水农业。本文分析了气象测报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2.
《硅谷》2011,(4):I0002-I0002
<正>受到去冬以来降水严重不足的影响,河北省冬小麦旱情呈持续发展的态势,尽管2月9号和2月12号先后两次出现降雪过程,对增加土壤墒情比较有利,但是由于降水量比较小,不足以缓解大部分地区的旱情,干旱严重的河北省邯郸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旱情。截至目前冬小麦的受旱面积1532万亩,其中重旱  相似文献   
233.
土壤墒情预报是农田灌溉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更加准确地预报土壤墒情,通过经验统计法,以河北南部邯郸市为例,基于该地区测站近十年的土壤墒情监测资料,以壤土、粘土两种土壤质地类型作为区分依据,分别建立土壤墒情动态预报模型,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具有较高精度,达到了甲级预报水平,能够准确预测两种土壤质地下土壤墒情情况。该成果对合理预测土壤墒情,指导农业生产,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4.
土壤墒情对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土壤水分是获得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开展土壤墒情监测预报,了解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监测能力和抗旱减灾能力,为指导农民适墒播种、抗旱保墒、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5.
刘国强 《河北水利》2021,(1):18-19,39
沧州市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涵盖了雨水情、土壤墒情信息的分析计算及数据管理等功能,为防汛抗旱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36.
王炜  晋华 《海河水利》2021,(1):115-117
灌溉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和降低农产品投入成本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自动化灌溉水平较低,严重限制了我国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我国自动化灌溉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基于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特性研制了一种精准自动化灌溉系统.该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现场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远程...  相似文献   
237.
墒情信息是反映旱情的关键指标,由于墒情监测仪器种类繁多,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参差不齐,产品实际应用情况与标称技术指标差异较大,墒情监测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通过墒情监测仪器检测技术研究和检测流程设计,对仪器全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为我国建设墒情自动监测站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旱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的仪器选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238.
土壤墒情的WSNs监测节点由于工作环境的制约,一般采用一次性的干电池供电,节点的电源供应受到约束。针对节点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网络传输效用和使用寿命的折衷优化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对数据进行状态预测和稳定识别,在保证数据传输效用的同时,降低单个节点的数据发送次数和频率,进而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通过实验从平均发送频率和均方误差两个方面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在保证传输效用的同时,能自适应地动态降低发送次数和频率,经过测试和计算,每减少收发一次能延长休眠时间19927.3 ms,延长监听时间为17.3 ms,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在延长农业土壤墒情的监测时间方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39.
冬小麦田间墒情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土壤墒情预报是农田适时适量灌水的基础。田间土壤水分的变化受到外界气象因素及土壤特性、作物长势等的影响,关系比较复杂。本文利用北京市永乐店试验站冬小麦返青后的土壤水分试验资料,建立了土壤墒情预报的BP网络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多个因素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利用部分实测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对2年不同灌水处理下的土壤贮水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墒情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