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37篇
  免费   14953篇
  国内免费   8976篇
工业技术   238766篇
  2024年   1490篇
  2023年   5343篇
  2022年   5219篇
  2021年   6384篇
  2020年   6266篇
  2019年   7221篇
  2018年   3539篇
  2017年   5381篇
  2016年   6329篇
  2015年   7382篇
  2014年   12716篇
  2013年   10314篇
  2012年   12027篇
  2011年   12057篇
  2010年   11031篇
  2009年   11109篇
  2008年   12314篇
  2007年   10610篇
  2006年   8947篇
  2005年   8973篇
  2004年   9018篇
  2003年   8499篇
  2002年   6756篇
  2001年   6074篇
  2000年   5255篇
  1999年   4202篇
  1998年   3902篇
  1997年   3825篇
  1996年   3674篇
  1995年   3555篇
  1994年   3243篇
  1993年   2782篇
  1992年   2834篇
  1991年   2921篇
  1990年   2957篇
  1989年   3058篇
  1988年   375篇
  1987年   248篇
  1986年   232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24篇
  1982年   114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这里依据某国际金融中心(含地铁站)深基坑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等相关因素,按照既定的经济、安全施工原则,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整合,进而确定了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方案。经精确计算,满足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3.
164.
以新型褶式滤筒为研究对象,选取滤筒褶数N_2、褶夹角θ、褶高h、过滤风速v为影响因子,除尘器压力损失为响应值,基于响应曲面法分析影响因子对压力损失的影响,建立滤筒除尘器压力损失的预测模型并得到滤筒褶皱结构最优参数。以滤筒内径D、筒体高度D_1为标准尺寸,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设计滤筒筒体部分;以锥体高度D_2、锥体上圆直径D_3为系列尺寸,利用尺寸变化法设计锥体部分;通过Access软件建立滤筒产品数据库。结果表明:当θ=5.2°,N_2=50,v=0.01 m/s,h=0.035 m时,除尘器压力损失最低;当D_1=1 000 mm,D=320 mm时,D_2和D_3最佳值分别为600,130 mm,故采用D_2/D_1=0.6,D_3/D=0.4的比值设计相应滤筒锥体系列。  相似文献   
165.
166.
李冰  石广斌  麻栋  张雯 《金属矿山》2020,(2):148-153
某铜矿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进入深部开采后,底部结构破坏严重,传统的锚杆支护很难起到作用。针对矿山深部采区底部结构失稳问题,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拉底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底部结构联合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前进式拉底过程中,底部完全拉开后,出矿水平巷道交叉处及桃形矿柱会出现拉应力,且超出了岩体抗拉强度,基于此规律提出底部结构联合支护方案,并由数值计算可知支护后底部结构最大位移降低了38.5%。此支护方案对该铜矿山底部结构维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7.
为解决采空区突发涌水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的安全威胁,以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含水构造带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研究为基础,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采场南帮含水构造带的异常范围进行了圈定;运用瞬变电磁法进行了二次探测,并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圈定的异常范围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含水构造带显示为低阻异常特征,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成果图中显示的两处低阻异常与含水构造带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一致;同时,在瞬变电磁法探测成果图中显示的低阻区域均在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圈定的低阻异常范围内,二者相互验证,这两处低阻异常均为含水构造带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显示,表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组合识别技术可实现对隐伏含水构造带的先导性探测。  相似文献   
168.
169.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