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1.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WISP2、Slug、E-cadherin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WISP2、Slug表达与E-cadherin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38例复杂性增生的WISP2、Slug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WISP2、Slug与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35.29%、45.88%及20.00%,与正常内膜(93.33%、10.00%、93.33%)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31.58%、26.32%、52.6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高临床分期、高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深度1/2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WISP2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高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Slug阳性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年龄大于50岁及肌层侵犯深度大于1/2的患者,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WISP2和Slug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70,P=0.012),Slug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224,P=0.039)。结论 WISP2的失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lug的表达从而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 E-cad)与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 Gal-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83例LSCC和20例正常喉组织中E-cad和Gal-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喉组织中E cad和Gal 3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20.0%,在LSCC组织中分别为39.8%和79.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E-cad和Gal的表达水平与LSCC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高低有关(全部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临床分型无关(P>0.05);且E-cad的表达水平与Gal-3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E-cad和Gal-3蛋白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并且与LSCC的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cad和Gal-3的表达可作为临床早期判断LSCC侵袭、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例MTSCC进行光镜、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3例MTSCC中,2例为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为50、71、75岁(中位71岁),例2临床表现为腰痛,3例均无肉眼血尿。肿瘤长径分别为2.0cm、3.5cm、6.0cm(中位3.5cm),肿瘤切面灰白色,与周围肾实质界限清晰,例2局部伴出血、坏死。组织学上肿瘤由温和一致的立方细胞紧密排列成狭长的小管结构及梭形细胞两种成分构成,例1、例3部分肿瘤细胞胞质透明,例1黏液性间质稀少;例2、例3间质内见泡沫细胞聚集。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AMCAR、CK7、CK19、EMA、NSE等,Ki-67低于5%。FISH结果:3例均无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染色体异常:3、7、17染色体扩增及Y染色体丢失。结论MTSCC为低级别肾细胞癌,形态学谱系广泛,免疫表型表达远曲小管上皮标记(AMCAR、CK7、CK19、EMA、NSE等),主要需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鉴别,一般预后较好,术后仍须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okemon及鼠双染色体2(MDM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3例ESCC组织、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中Pokemon及鼠双微染色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okemon及MDM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okemon在对照组织和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30)和64.52%(60/93)(P0.01);MDM2在对照组织和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30)和58.06%(54/93)(P0.01)。Pokemon蛋白表达水平与ESCC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等无相关(P0.05)。MDM2蛋白的表达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Pokemon和MDM2在ESCC组织中呈正相关(r=0.508)。结论 Pokemon和MDM2的激活促进了E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联合检测两基因的表达对深入了解食管癌的发展及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嫌色性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和嗜酸细胞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二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手术切除的5例CRCC和2例Oncocytoma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 CRCC以实体结构为主、胞质半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核皱缩且核周有空晕;Oncocytoma以巢状结构为主,胞质嗜酸颗粒状、核圆形、核仁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者均呈E-cadherin、EMA、CK20、vimentin阳性;CRCC瘤细胞CD10和CK7强阳性而S-100蛋白阴性,5名患者随访8~32个月,其中1例手术12个月后由于转移死亡;Oncocytoma瘤细胞S-100蛋白强阳性、CD10和CK7阴性,2名患者随访41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 CRCC和oncocytoma二者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二者鉴别诊断主要在于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综上所述:CRCC为惰性肿瘤,Oncocytoma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后极少发生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两个地区食管鳞癌中Epstein—Barr病毒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两个不同地区4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的感染。结果广州食管鳞癌中EB病毒DNA检出率为95.8%(23/24);郑州食管鳞癌中EB病毒DNA检出率为19.6%(4/2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食管鳞癌的病因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所差异。郑州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是由其它致癌物质引起而与EB病毒感染无关;广州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