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生物科学   8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1999,19(3):318-323
研究了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主要优势种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生理生态学,发现优势种幼苗的更新一方面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的来源,萌发力和群落的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苗的光补偿点有关,优势种成年树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中地位的变迁与相互间的更替主要与其物质的合成能力,即优势种的光合作用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62.
对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种群动态及生物量研究表明,采石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群落种类组成非常简单,只有木荷、马尾松两个种;两种群的密度动态趋势为先升后降,最大密度分别出现在3 龄、4 龄;马尾松地上部分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木荷;群落中马尾松总生物量是木荷的12 倍多,木荷分配到叶和根中的生物量比例高于马尾松,而马尾松分配到茎中的比例高于木荷.这说明在采石迹地早期演替阶段马尾松以快速生长方式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采石迹地和砍伐迹地演替早期阶段的群落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对植被有效恢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简要回顾了中国东部森林植被带划分研究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争论。提出了中国东部植被带划分应以植被本身的特征,特别是地带性的生物群落集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它们的区系组成和气候指标。根据上述原则将中国东部划分为6个植被带∶北方针叶林带、凉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季雨林带,并对各植被带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描述。阐述了对一些植被带名称、界线改动的原因,特别讨论了我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常绿阔叶林生物气候带的归属问题,认为前者归属于暖温带植被,后者归属于亚热带植被为宜。  相似文献   
64.
根据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建立的物种多样性分配方法,提出分异度系数,对天童森林公园内不同森林类型的树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物种丰富度指数,总体的多样性只有小部分归功于样方内多样性,而多样性大多分配在样方间、亚群丛间或群丛间,例如在木荷-栲树群丛中,样方内只贡献了20.3%的物种丰富度.而在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中,多样性大多分配在样方内.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后两种指数不仅考虑了物种的存在与否,也考虑了其在样方内的多度.同时比较分析了加性分配与传统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演替研究在常绿阔叶林抚育和恢复上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动态过程为例,比较研究了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主要树种白栎(Quercus fabr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木荷(Schima superba)和栲树(C.fargesii)的群落生态学特征、种群生态学特征和生理生态学特性。阐明了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间的相互更替过程;探讨了主要优势种群的植株结构及其更新能力的演变规律;揭示了演替系列群落主要优势种相互更替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广西常绿阔叶林的极点排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点排序法的最大特点是人为地选择座标轴。根据我们对四种不同选轴方法的对比,发现在排序结果上没有大的区别。这表明在选择端点样地时,只要剔除那些最无关的极端样地后,根据植被变异度来确定端点还是可行的。无论用哪一种选轴方法,为了避免端点样地与其它样地过于无关,凡是与其它样地相异性系数出现100者均不能选为端点样地。四种选轴方法的排序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是相一致的,这说明极点排序法仍可作为研究样地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辅助方法,对群落分类研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7.
中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年会暨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83年10月1—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共四百余人。大会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二、分组讨论交流;三、选举新理事会和会议的总结闭幕。大会报告有:“对我国植物学会今后发展的几点看法”(汤佩松教授),“关于中国植物学会五十年的历史”(汪振儒教授),“纪念我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钱崇澍教授诞辰一  相似文献   
68.
一、会议的概况与内容第三十届国际植被学会学术讨论会在民主德同哈勒(Halle)召开。会期按传统习惯安排在复活节前一周,故本年度会议于3月24—27日举行。本届会议的组织者是马丁路德大学生物学部地植物学专业的 R.Schubert 教授及其同事们。会议中心议题是“植被人为变化的分析和评价”。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300多人出席,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其中欧洲人数最多,亚洲除我国外日本也有人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9.
国际植被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egetation Science(IAVS);Internationale Vcreinigung für Vegetationskunde(ⅣⅤ)]早在1938年就由欧洲一些著名的植被学者发起组织,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中断,战争结束后重新恢复联系,并在1954年的巴黎国际植物学会上正式成立。当时应Tüxen之请,1956年在西德举行了后来定名为第二届的年会,以后各届年会,在  相似文献   
70.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森林凋落物量呈增长趋势,其中:乔木叶比例最大,其它器官组分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比例不一致,灌木叶和草本、树皮比例随着演替进程而呈减少趋势,树枝和繁殖器官则呈增大趋势。以分解袋法测得凋落物年失重率和指数方程模拟的分解系数K在演替过程中均呈增长趋势,这与年凋落物数量变化趋势相似。可见,随着演替进程,生物循环加快,群落自肥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