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种子对短期高温的耐受性,种子经短期高温处理30 min,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及早期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60℃下,鸡冠花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分别为101.68%、70%、101.41%,而相对伤害率仅为-1.41%,其早期幼苗根系长度与侧根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过氧化物酶(P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温度再升高,种子活力逐渐降低,早期幼苗CAT活性、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均迅速降低。这说明鸡冠花种子可耐受的短期极限高温为60℃,且CAT对高温较SOD与POD敏感,可作为评价植物对短期高温反应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遮荫对连翘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荫(0%、43%、70%、97%)处理对连翘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叶绿素a 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降低;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日变化呈单谷曲线,值均高于全光照的,且随着遮荫程度的提高其值均依次增加。这说明,连翘是一种耐荫性很强的植物,遮荫可使其降低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以及叶绿素a/b,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能利用率以及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从而增强其在弱光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广西常绿阔叶林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聚类分析法对取自广西不同地区的30个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资料进行了分类。样地间相似性的计算采用了Bray—Curtis距离和Euclidian距离公式。聚合策略是用最近邻体法、最远邻体法,中线法、形心法、组平均法、可变组平均法、可变法以及平方和增量法等八种聚合方法。结果证明,用聚类法所划分的类型与按优势种划分的类型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但是聚类分析法可以对样地进行更为仔细的分离,即不但可把取自不同地区而优势种相同的归为一类,有时还可把它们划分开来;同时也会把优势种不同而地区相同的样地归并到一起。这反映了与地区的纬度、海拔等生境条件相联系的区系组成的变化。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把25个样地划分出7种类型,并在其中5类中找出了它的标志种,此外还对8种聚类法和等级划分阈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表对腋芽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浓度(0.0、0.1和0.2 ng·L-1NAA;0.0、0.5和1.0 mg·L-16-BA;0.000、0.005和0.010 mg·L-1TDZ)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诱变过程中NaN3溶液的浓度(3、6和9 mmol·L-1)和处理时间(1、2、4和8h)进行比较,并初步筛选出最佳的NaN3诱变条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经上述NaN3诱变处理后培养5、10和15 d的试管苗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腋芽,但腋芽数和苗高有差异;经综合比较后可确定适宜于甜叶菊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添加1.0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含5.0g·L-1琼脂粉和30g·L-1蔗糖,pH 6.0).经NaN3诱变处理后,茎段在腋芽诱导培养过程中的死亡率随NaN3浓度提高和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平均腋芽数和苗高则下降,且多数处理组试管苗矮化;根据半致死剂量确定的最佳NaN3诱变处理方法为将甜叶菊茎段置于9 mmol·L-1 NaN3溶液中浸泡4h.PAGE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诱变试管苗的POD同工酶谱均可分为a、b和c区,但在不同培养时间各处理组POD同工酶的条带数和活性有所变化.在培养5和10 d后各处理组诱变试管苗POD同工酶的活性和条带数量有明显差异,而在培养15 d后各处理组诱变试管苗POD同工酶活性有差异,但条带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用适宜浓度的NaN3进行诱变处理可导致甜叶菊试管苗短期的应激效应.  相似文献   
5.
乌塌菜品种间营养器官结构差异及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英杰  周玉丽 《广西植物》2011,31(4):456-462
对8个乌塌菜品种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8个乌塌菜品种叶角质膜厚度、同化组织比例和细胞间隙在品种间表现出差异性;叶柄维管束中导管数量和直径在品种间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3.9%和36.2%),而维管束数量和直径在品种间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23.8%和25.2%).各...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在制订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淀山湖区位于上海西部青浦县境内,包括淀山湖及沿湖的朱家角、西岭、金泽、高榻4个乡和朱家角镇。该地区物产丰富,以农、渔业为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淀山湖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提供黄浦江水量的17%左右。近年来,除发展了部分工业外,由于它的秀丽景色,该地区的旅游事业、水上运动和休养疗养设施也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充分开发该地区的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尤其要保护好淀山湖水质以符合供水要求,是制订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必须考虑的几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经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生态、经济和生活三者结合的原則,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宁镇1号和湘豆3号2个春大豆品种在种子生理成熟期受到高温高湿胁迫[(40±2)℃/(30±2)℃、相对湿度(95±5)%/(70±5)%、10 h/14 h(昼/夜)]后种子活力指标、主要营养成分及种皮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成熟期植株受到高温高湿胁迫后,2个春大豆品种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脱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大,浸种液中的H+、可溶性糖和亮氨酸含量上升,种子中的脂肪和蛋白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种皮与种脐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短期的高温高湿胁迫(5 h)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不明显,胁迫时间超过48 h,种子活力相关指标急剧降低;湘豆3号较耐高温高湿胁迫,表现为发芽势和相关酶活性下降及浸种液外渗物含量增加的幅度小,种皮致密、厚实,种脐结构完整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3份乌塌菜种质资源的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最大叶柄长、最大叶柄宽、单株重、单株叶片重、单株叶柄重、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63份乌塌菜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最大叶片面积、单株叶柄重、最大叶柄长度、单株重、最大叶柄宽度、株高变异较大,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最大展幅变异较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叶柄宽度与最大展幅不相关,最大叶柄宽度与最大叶柄长度呈负相关,其余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15处,供试材料可分为5个不同的类型,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广西常绿阔叶林的极点排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点排序法的最大特点是人为地选择座标轴。根据我们对四种不同选轴方法的对比,发现在排序结果上没有大的区别。这表明在选择端点样地时,只要剔除那些最无关的极端样地后,根据植被变异度来确定端点还是可行的。无论用哪一种选轴方法,为了避免端点样地与其它样地过于无关,凡是与其它样地相异性系数出现100者均不能选为端点样地。四种选轴方法的排序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是相一致的,这说明极点排序法仍可作为研究样地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辅助方法,对群落分类研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以生存期表示的生存数据分析中,最大特点是数据类型是不完全数据,即不是每个数据都是确切的主存时间,它包括死亡数据和截尾数据。根据调查观察的生存数据讨论其分布规律,即生存分布,不仅可研究疾病患者的生存规律,还可以进一步比较对疾病不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的效果。在生存分布中,应用较广、效果较好之一的是威布尔分布。导出此分布的物理模式可作这样解释:凡是某一局部损伤或失效将引起整体功能的丧失,则整体失效时间(即寿命)的分布就服从威布尔分布,就像链条的寿命是链条中最弱环节的寿命一样,因而这种模式大体上符合生存—死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