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生物科学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周洪福  孟阳春 《遗传》1985,7(1):43-45
革螨的M胞遗传学研究主要对象是染色休。六十 年代以前,革螨的染色体资料非常罕见,随Oliver, Wysoki等相继报道后,至今已记载9科61种革螨的染 色体(表1),其中植绥螨科的染色体研究较多(表2)0 由表1, 2可见,革螨的染色体数目自3-18条不 等,绝大多数革瞒的核型为单二倍体(haplo-diploidy), P维维为单倍体(niIp雌蟠为二倍休(20。革螨的 染色体为单着丝点,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和臂指数不同, 可分等臂、异臂、头臂和单臂染色体;着丝点依次叫中、 亚中、亚端和端着丝粒;臂指数(长臂:短臂)分别) 1:8, 1.7, 3。0积7.0-000  相似文献   
62.
由中国科协扶贫办主持、中国昆虫学会具体组织实施的中国科协第九届扶贫团于1999年5月25~31日在山西吕梁地区石楼、临县、方山、中阳4县进行了为期7天的科技下乡扶贫。扶贫团采用送书、授课、放映幻灯、田间示范操作及座谈等方式进行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他们给农民带来了《枣树高产栽培新技术》、《枣树病虫害防治》、《核桃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蔬菜栽培新技术》、《塑料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昆虫知识》等科普图书、期刊400多册和农业昆虫学彩色挂图40余套。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瑞副研究员、园…  相似文献   
63.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仿生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的俘光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有机溶剂中的叶绿素。很快会发生光解,但即使在夏日炎炎烈日暴晒下,叶片中的叶绿素a却没有任何变化。在叶绿体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构象是抵御强光照的主要原因。本文仿照叶绿体膜结构进行离体模拟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来研究强光下β-car保护chla的物理机制。仿照叶绿体膜原理,可以开发出新一代彷生防晒霜。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复荣通脉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1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n=53,常规治疗)、B组(n=53,常规治疗联合利拉鲁肽)和C组(n=54,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复荣通脉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糖代谢指标、血脂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C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cy、hs-CRP、IL-6、PI3K信使核糖核酸(m RNA)、AKT m RNA水平显...  相似文献   
65.
绿竹和麻竹地上部植硅体碳封存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帅  姜培坤  孟赐福  吴家森  张金林 《生态学报》2017,37(20):6827-6835
可以在土壤中稳定存在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之久的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OC)是陆地植物生态系统长期碳封存的重要机制之一。选取福建南靖地区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和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两种重要丛生竹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竹叶、竹枝和竹秆样品,用微波消解法提取植硅体,采用碱溶法测定植硅体中碳含量,以比较两种丛生竹的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和封存速率。结果表明:绿竹和麻竹林地上部不同器官中Si含量变幅分别为4.95—37.53 g/kg和2.01—34.05 g/kg,植硅体含量变幅分别为3.35—100.80 g/kg和1.57—84.06 g/kg,两者地上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叶枝秆。绿竹和麻竹林地上部不同器官干物质中的植硅体碳含量变幅分别为0.51—2.85 g/kg和0.17—2.22 g/kg。绿竹和麻竹林地上部PhytOC储量变幅分别为5.1—13.9 kg/hm~2和1.2—6.3 kg/hm~2。绿竹和麻竹地上植株不同器官中的最高PhytOC储量分别为枝和叶。绿竹和麻竹地上部PhytOC总储量分别为24.3 kg/hm~2和11.1 kg/hm~2。绿竹和麻竹林地上部PhytOC封存速率分别为0.051—0.131 t-e-CO_2hm~(-2)a~(-1)和0.0099—0.0139 t-e-CO_2hm~(-2)a~(-1),以绿竹和麻竹的最高PhytOC封存速率计算,我国绿竹林和麻竹林的地上植株部每年可分别封存1965.29 t CO_2和1520.11 t CO_2。  相似文献   
66.
不断发展的微藻产业需要统一可信的生物质检测方法体系来评估微藻研究、培养及生产中的各种生物质指标。对目前常用的微藻生物质组成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及评估,以期推动微藻产业的生物质分析平台标准化。  相似文献   
67.
我们通过细心观察、多次实验,用“高温、多食、勤换水”的方法,快速繁殖水螅,多年来为本市的许多中学提供了实验动物:但快速繁殖水螅的管理费时费力,稍一疏忽还会因疏于管理而使其中某种或某几种生物全部死亡,尤其是教学实验期过后,只需保留螅种,所以简化管理更显得必要。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生态系统原理,经多次实验在“定向食物链的培养箱”的基础上又提高发展成“半控生态系统培养箱”,这是一种在实验室里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装置。  相似文献   
68.
生态退耕与植被演替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扬  张英  韩静  王军  孟庆华 《生态学杂志》2008,27(11):2002-2009
综述了多重尺度上生态退耕的时空格局及其对植被演替时空变异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态退耕与植被演替的时空格局研究方向.在自然和人文等因子的驱动下,全球兴起了生态退耕的热潮,生态退耕类型正在由人工恢复为主向自然弃耕为主发展.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不同尺度上生态退耕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但是生态退耕的时空变异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尤其缺乏多重尺度上生态退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的综合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外推.研究表明,受到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生态退耕后植被演替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特征;退耕植被演替研究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为主向群落功能分析发展,从传统的演替过程规律分析转向退耕植被演替的时空变异性分析;相对来说,生态退耕后植被演替的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加强多重尺度上生态退耕时空格局与植被演替时空变异的综合研究是将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9.
低聚果糖体内外对肠道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低聚果糖 (FOS)体内外对肠道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科菌的增殖作用。方法 :FOS 1g/ (kg· bw· d) ,灌服 (ig)小鼠 ,连续 14 d后 ,取粪便 ,选择性培养基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各菌群。体外试验中 ,按 1%的 FOS添加到各人肠道分离菌培养液中 ,培养 2 4h后测其吸光度 A值和 p H值变化。结果 :ig FOS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分别是 9.16± 0 .67和 8.3 3± 0 .70 (log10 N CFU/ g) ,高于对照组(P<0 .0 5)。 FOS体外对各肠道分离菌均有增殖作用 ,依大小分别是双歧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 ,其 A值分别增加了 0 .8~ 1.192、0 .80 2和 0 .198~ 0 .461,其 p H值分别降低了 1.5~ 1.68、1.2和 0 .2~ 0 .58。结论 :FOS体内外有相对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 ,对类杆菌和肠杆菌也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0.
抗菌蛋白和抗菌肽在非特划性免疫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多药性抗药菌和细菌毒素引起的难治性感染症的有希望的方法,本文就hCAP18抗菌蛋白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