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4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下二门油田中上层系剩余油成因及可动油定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很多,为了更合理地开采下二门油田,必须针对其地质开发特点,寻找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根据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对下二门油田中上层系15个流动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了定量精细描述,结果表明:该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储层物性条件的控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到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的转换计算,获得了15个流动单元剩余油量和可动油量的定量统计值.  相似文献   
22.
苯酚与丙酮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双酚A[学名为2,2'-双(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反应如下:它的制备方法很多,诸如硫酸法、盐酸法、氯化氢气体法,三氟化硼法以及四氯化硅甲苯法等都是人们熟知的。近几年来,合成双酚A的方法也反映在国内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中,这里就采用硫酸法所用硫酸和“591”助催化剂的作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硫酸起催化和脱水作用。我们认为硫酸的催化作用是清楚的,而其脱水作用却值得商榷。因为现在实验已经证明,在温度20℃,苯酚:丙酮:硫酸的摩尔数比为2:1:3.8,反应48小时的…  相似文献   
23.
试油是石油勘探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胜利油田的生产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试油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胜利油田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逐步得到了改进和发展。目前在胜利油田已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满足现场生产实际需要的试油工艺。本文论述了在胜利油田生产建设实践中使用过的各类试油、测试工艺。  相似文献   
24.
现有的储层裂缝建模方法大多忽略了储层裂缝扩展历史与裂缝属性随机分布特征之间的本质关系,所建裂缝模型多为不考虑断裂尖端扩展历史的静态模型,因而不可能给出有效的区域裂缝信息。针对裂缝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裂缝扩展反演模型的裂缝建模方法。首先,基于裂缝扩展规律,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利用模拟退火技术,建立裂缝扩展反演模拟模型;然后,采用克里金模型和断裂力学模拟系统,综合构造和成像测井裂缝解释资料,构建多场趋势克里金估计模拟模型。选取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扶余致密油层作为实验区,建立了该区块的裂缝扩展模型和裂缝分布模型。实验表明,构建的基于随机扩展有限元模拟的裂缝建模方法可以克服现有裂缝建模方法的不足,可提高裂缝性油藏的表征精度。  相似文献   
25.
胡状集油田沙三~3亚段浊积岩除了发育鲍马层序外,还发育有各种准同生变形构造、槽模、大型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和深水遗迹化石.该浊积岩复合体为一浊积扇体系,水道浊积岩由砾质和砂质高密度浊流沉积序列组成,而非水道浊积岩则主要由经典浊积岩组成.  相似文献   
26.
金顶铅锌矿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角砾状灰岩为其主要容矿岩层,最近在与金顶矿床共生的灰岩角砾岩,深灰色泥晶灰岩和灰色云化灰岩中发现多层稠油储层及油气包裹体。包裹体烃类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存在多源性母质输入,油气母源类型以藻类及细菌等微生物贡献为主,沉积水体介质为高盐度、较强还原环境,源岩演化处于低成熟-成熟。铅锌金属与稠油的共生、金属硫化物的有机生物硫特性、有机质富集地区矿化强烈等均表明有机质与金属成矿存在相互作用。按照不同世代有机质与金属成矿作用机理,本区有机成矿以配合作用及吸附、还原作用为主,有机质的存在增加了铅锌离子的溶解度,促进了铅锌金属离子的迁移和富集,有利于产生铅锌金属沉淀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27.
综合评价了海外河油田H31断块东二段注水开发油藏的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该油藏水淹特征在平面上受沉积环境和注采系统的影响,在纵向上受油层非均质程度的控制;剩余油分布与储层沉积相带、岩性、物性、非均质性以及注采系统、井网完善程度和注采强度等因素有关,按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等指标评价,可将剩余油的分布展现在平面上。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达到改善其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沙二上2+3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要产油层系,剖析其储层性质,对油田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从岩性、物性、孔隙性和非均质性等方面,对油藏储层进行评价.认为该砂岩储层物性整体上比较好,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高,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王允城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属于Ⅰc、Ⅱ和Ⅲ类储层,但非均质性很严重,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均以严重非均质为主.  相似文献   
29.
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的数值评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定量化评估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程度,通过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生态毒理学的交叉融合,建立了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的数值评估模式.在污染事故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潮流数值模型和溢油迁移扩散模型获得海上溢油污染的时空分布,利用生物暴露模型和急性毒性模型模拟不同类型海洋生物的活动方式以及暴露于油污染时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害评估结果.将该数值评估方法应用于大连湾"千岛油1"号船溢油案例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损害程度评估,溢油污染范围和生物资源损害程度的评估结果与海洋渔业部门实际调查估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
测定0#船用轻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96 h内对幼海胆的急性毒性效应.两种石油烃在低质量浓度时对幼海胆产生有利的刺激作用,高质量浓度时对幼海胆产生毒害作用.通过几率单位法对数据处理得出0#船用轻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96 h的LC50.分别为11.4 mg/L和17.5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O.11 mg/L,0.18 mg/L.结果表明,0#船用轻质柴油对幼海胆的毒性大于船用重质燃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