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37篇
  免费   29493篇
  国内免费   22658篇
医药卫生   371888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4438篇
  2022年   8258篇
  2021年   16219篇
  2020年   11986篇
  2019年   10857篇
  2018年   11452篇
  2017年   9954篇
  2016年   9399篇
  2015年   14407篇
  2014年   17883篇
  2013年   15439篇
  2012年   22935篇
  2011年   25952篇
  2010年   15992篇
  2009年   12333篇
  2008年   17106篇
  2007年   17120篇
  2006年   17161篇
  2005年   16885篇
  2004年   10740篇
  2003年   9843篇
  2002年   8522篇
  2001年   7519篇
  2000年   8337篇
  1999年   9063篇
  1998年   5481篇
  1997年   5494篇
  1996年   4369篇
  1995年   3948篇
  1994年   3234篇
  1993年   2114篇
  1992年   2835篇
  1991年   2423篇
  1990年   2120篇
  1989年   1863篇
  1988年   1572篇
  1987年   1315篇
  1986年   1090篇
  1985年   915篇
  1984年   526篇
  1983年   373篇
  1982年   242篇
  1981年   238篇
  1980年   188篇
  1979年   221篇
  1978年   82篇
  1977年   89篇
  1974年   102篇
  1973年   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饱和分析法,检测47例难免流产患者,65例人工流产及20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产者胚胎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结果:人工流产组血清EGF水平高于自然流产及非孕妇女,而自然流产与非孕妇女差异无显著性;胚胎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人工流产组明显高于自然流产组。提示: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对妊娠维持、胚胎及胎儿的  相似文献   
952.
自1991年4月以来,通过对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病人接触者的粪便标本检测,山东省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自1992年开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临床确诊脊灰病例。WHO提出,分离到野病毒作为唯一的确诊依据,在消灭脊灰后期很有必要。卫生部提出,在WHO推荐标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诊断意见,能保证临床符合病例具有较高特异性。山东省所有确诊脊灰病例均由专家组诊断,对专家组诊断的临床脊灰病例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综合分析是否有野病毒引起的可能。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3年达到1/10万的指标,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率达到80.2%,与医院的及时报告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受病例麻痹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和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麻痹两周内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期望比例为93.5%,市、县两级医院能否及时报告和采便是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质量的关键。报告AFP病例中经省专家组诊查剔除非AFP病例191例,占报告病例的31.2%。在强调监测敏感性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监测工作的特异性,以全面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53.
用人喉癌手术切除标本建立了裸鼠移植瘤模型,已传至13代。原代移植成功率为66.7%,潜伏期30~70d;鼠间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潜伏期14~19d,生长稳定。经光学显微镜检查,各代移植瘤组织结构与原人喉癌组织基本一致。电镜检查证明,具有人喉癌特征,癌细胞间有大量桥粒,细胞浆中可见张力原纤维,有的张力原纤维与桥粒相连。细胞表面有较大的指状突,核膜较规则,胞浆中线粒体较多。  相似文献   
954.
Chromosomes in 1620 metaphases of ascitic fluid cells in 20 cases of ovariancarcinom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rked structuralaberrations aside from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hromosomal numerical aberrations(85.2%).In the ascitic fluid cells from 12 patients,15 types of marker chromosomes were found,among which t(6;14)(q21;q24)and t(2;6)(q35;p12)were more frequently noted witha rate of 7.84% and 7.59% respectively,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marker chromosomes(P<0.01).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besides t(6;14)(q21;q24),t(2;6)(q35;p12)may also be a specific marker chromosome of ovarian carcinoma.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观察其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葫芦素BE对涎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四唑盐显色法(MTT法)检测人腺样食性癌(ACC-M)和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对葫芦素BE的敏感性实验。结果 葫芦素BE对两种腺癌细胞系均有较高的相对抗肿瘤活性(RAA值分别为345、148)。结论 实验结果为葫芦素BE治疗涎腺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6.
研究Cu~(2+)在稀氨水介质中催化H_2O_2氧化苯基荧光酮褪色反应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动力学因素。据此建立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Cu~(2+)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5.0×10~(-11)mol/L,测定范围为(0~2.5)×10~(-7)mol/L。操作简便、快速。该法可用于人体血请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7.
采用硬组织切片技术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例16~20周胎儿股骨骺板、干骺瑞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简称IGF-I)的定位研究。观察到骺板储备区、增生区和肥大区均有IGF-I免疫反应阳住的软骨细胞;干骺端存在一定数量的IGF-I阳性成骨细胞,部分类骨质和骨基质也有阳性反应物沉积,少数破骨细胞也呈IGF-I免疫阳性反应。作者同时讨论了在硬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可能性和IGF-I在骨组织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人体β-胡萝卜素的肠转化和吸收后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汪之顼  焦华  曹岷光  汤广文  赵显峰  荫士安 《卫生研究》2003,32(3):215-221,F003
目的 :为了解部分中国人体内 β 胡萝卜素 ( β carotene ,以下简称 β C)转化维生素A (vitaminA ,以下简称VA)的效率 ,开展了本研究。方法 :使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法对 15名 5 0 60岁健康农村志愿者 (男 9,女6)进行β C人体代谢实验。 2周适应期和 5 6天实验期内 ,志愿者接受常规膳食 ,避免大量VA和 β C摄入以及烟、酒和营养补充剂。实验第 1天 ,给受试者含 6mg氘标记 β C( 2 H8β C)玉米油胶丸 ,随半流质早餐 (脂肪热能比 2 5 % )一起摄入。实验第 4天 ,受试者以同样方法摄入含 3mg氘标记醋酸视黄醇 ( 2 H8RAC)油剂胶丸。实验第 1天和第 4天摄入标记物后 0 ,3 ,5 ,7,9,11,13h时 ,实验第 2 ,3 ,5 ,6,7,8,9,10 ,14,2 1,2 8,3 5 ,42 ,49,5 6天晨空腹时 ,采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分离血清 β C和VA组分 ,再分别使用气相质谱仪(GC MS)和液相质谱仪 (LC MS)测定VA和 β C组分的同位素丰度。根据VA和 β C的浓度和同位素丰度 ,描述标记VA和β C在体内应答的血液动力学曲线。 结果 :所有 15名受试者对2 H8RAC应答明显 ;但是在对2 H8β C的应答方面 ,只有 11名受试者2 H4视黄醇应答曲线明显 ,有 4名受试者血清2 H4视黄醇应答曲线非常微弱。经过对备份血清样品进行的多次重复GC MS测定 ,我们目前初步?  相似文献   
959.
A 1,934-bp muscle-specific promoter from the zebrafish mylz2 gene was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genic analysis. By using a series of 5' promoter deletions linked to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reporter gene, transient transgen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trength of promoter activity appeared to correlate to the number of muscle cis-elements in the promoter and that a minimal -77-bp region was sufficient for a relatively strong promoter activity in muscle cells. Stable transgenic lines were obtained from several mylz2-gfp constructs. GFP expression in the 1,934-bp promoter transgenic lines mimicked well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ndogenous mylz2 mRNA in both somitic muscle and nonsomitic muscles, including fin, eye, jaw, and gill muscles. An identical pattern of GFP expression, although at a much lower level, was observed from a transgenic line with a shorter 871-bp promoter. Our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ct cis-element for activation of mylz2 in different skeletal muscles. Furthermore, RNA encoding a dominant negative form of 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 was injected into mylz2-gfp transgenic embryos and GFP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due to an expanded slow muscle development at the expense of GFP-expressing fast muscle. The mylz2-gfp transgene was also transferred into two zebrafish mutants, spadetail and chordino, and several novel phenotypes in muscle development in these mutants wer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起始部位与生长方式。分析其影像学特异性征象。方法 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之CT/M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献复习。结果 病灶成像以纤维组织为主多局限于皮质内生长;病灶成份以编织骨为主。易穿入髓腔弥漫生长。结论 病变起始骨皮质,按病理组织学不同成份。决定其生长方式。CT/MR影像显示起始部位与发展趋势,具有特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