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20篇
  免费   14543篇
  国内免费   9135篇
医药卫生   171798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702篇
  2022年   4361篇
  2021年   5543篇
  2020年   5054篇
  2019年   2691篇
  2018年   2854篇
  2017年   4079篇
  2016年   3047篇
  2015年   5561篇
  2014年   7355篇
  2013年   9332篇
  2012年   13568篇
  2011年   14567篇
  2010年   13426篇
  2009年   12158篇
  2008年   12419篇
  2007年   11888篇
  2006年   10553篇
  2005年   8129篇
  2004年   5949篇
  2003年   4878篇
  2002年   3781篇
  2001年   3566篇
  2000年   2664篇
  1999年   935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了解广东省揭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其行为变化特征,为相关干预工作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对2010—2019年揭阳市吸毒人群哨点所有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采集血样检测艾滋病抗体。结果 11 908名吸毒人员中,以25岁~组为主、占84.47%,男性多于女性、占93.36%,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3.16%;2010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构成比(35.54%)下降至2019年的9.94%;揭阳市吸毒人群注射毒品构成比2010年最高(37.82%)、2017年最低(22.13%),揭阳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的52.55%上升至2019年的97.51%(χ2=12.890,P<0.05),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2012年最高(0.33%)、2016和2017年最低(均为0.00%)。结论 揭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艾滋病感染率维持较低水平,但吸食复合型毒品人数显著升高,应继续加强吸毒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和持续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皖南地区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混合病原体感染患儿血清中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g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水平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九项病原体IgM,分析不同年龄段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差异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混合感染患儿血清中IP-10,MCP-1的表达水平,分析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5 12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混合感染患儿共544例,以肺炎支原体联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最高。检测血清中的CRP,IP-10和MCP-1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单独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升高更为明显,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045~4.889,均P<0.05)。相关性研究分析显示,混合感染组IP-10,MCP-1与CRP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 = 0.612,P<0.001; r= 0.804,P<0.001)。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混合感染更易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及发热等症状,同时炎症反应增强,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血清IP-10和MCP-1表达水平可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早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2DK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蜀葵花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2组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eGFR、合并用药情况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ACR及UACR下降程度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蜀葵花可明显减轻T2DKD早期患者尿蛋白水平,该疗效不依赖于血压和糖脂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电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电灼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外洗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0.8%,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复发组CD3+细胞、CD4+细胞水平、CD4+/CD8+细胞比值较未复发组低,而CD8+细胞水平较未复发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且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能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监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预估及相应增强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人体感染西里伯瑞列绦虫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宣传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和锻炼我国血防队伍的新生力量,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血防事业,为我国血防事业培养人才,由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青年学术交流会将于2006年第4季度召开,届时将邀请国际及我国血吸虫病科研和防治领域著名专家和学者作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克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全长基因。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闪的大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得到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3’端和5’端,将3部分序列拼接后获得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结果 成功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92331。结论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深入,大脑和食管感觉及胃排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
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学、传播媒介和现场控制等方面回顾了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疟疾流行的现状,提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是否可以活体示踪经门静脉移植的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为介人性门静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供体大鼠5只,梯度密度离心分离BMSCs,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体外经普鲁士蓝染色和HE染色确定细胞标记率。受体大鼠15只,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2h、3d、7d及2周组。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行T1W、T2W和T2*序列扫描,观察肝脏信号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且与组织切片对照。结果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细胞标记率〉95%。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T2*序列扫描显示经标记的BMSCs在肝内显示弥漫性的结节性低信号影,移植后2h到2周均可见到细胞在受体肝脏内存在,组织学切片显示信号缺失部位与铁颗粒标记细胞相一致。结论纳米级超顺磁性铁氧体颗粒标记的大鼠BMSCs经门静脉移植后可以通过1、5T场强行MRI活体示踪,为临床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提供可行的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