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江门地区老年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分布与临床类型的特点.方法 对107例具有甲真菌病学典型临床表现并经病甲屑镜检阳性的老年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对靶病甲进行临床形态学分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易感因素.结果 121例靶病甲培养的病原菌分别为皮肤癣菌71.07%、酵母菌25.62%、霉菌3.31%;临床类型为全甲毁损型48.76%、远端侧位甲下型24.79%、近端甲下型19.01%、白色浅表型7.44%;107例问卷调查示糖尿病患者15例(14.02%).结论 江门地区老年甲真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皮肤癣菌,临床类型以全甲毁损型为主,红色毛癣菌为其优势菌;糖尿病为其主要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2.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在不同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3.
持续膀胱冲洗是通过三腔导尿管将冲洗液(通常为生理盐水或药物)灌入膀胱,以达到膀胱内冲洗、抗感染、止血及防止膀胱内血凝块形成的目的,是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下尿路疾病术前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引流是否通畅至关重要。为保证持续冲洗和便于观察,一次性引流袋常处于开放状态,增加尿路感染危险。鉴此,笔者自制莫菲氏滴管式引流袋应用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陈梦雷纂编的《医部全录》是一部古代最大集成性的医学类书。书中儿科部关于未生胎养、初生护养、初生诸疾等四大门类中,有丰富的中医遗传学思想。本文集中讨论了其书中关于小儿未生的胎教胎养与胎疾胎病,及孕妇围产期的生理、心理、病理等方面的妇幼保健思想。尤其对母病及子的先天病机,比较研究其胎寒与胎热;根据胎瘤疗母的良好效果,深入分析先天胎瘤的预防和治疗等。探讨古代医家对胎养胎病与妇幼保健的思想对中医遗传学和妇幼保健学都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胎教、胎损等七个古代概念的当今科学意义.方法 以文献考证及理论思维结合转围产期医学与中医遗传学研究.结果 以优生概括生理,正面的良好的影响有受胎(胎孕过程)、胎教(心理精神)、胎养(有形物质)、胎护(良好环境).以劣生概括病理,负面的不良的影响有胎损(体重胎疸)、胎杀(出生缺陷)、胎死等七个狭义的方面.结论 用中医遗传学的思想把胎教、胎损等七个古代概念系统串起来,在临床、科研、教学中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 (FGR)产妇血清及脐血胎盘生乳素 (HPL)的变化及其与胎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在汕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分娩的 32例晚期妊娠FGR患者 (FGR组 )和 32例正常晚期妊娠产妇 (对照组 )采用化学发光法 (CLIA)检测血清及脐血HPL水平 ,并对两组产后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FGR组产妇血清HPL水平 (2 76± 0 6 2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 (4 4 9±0 6 9)mg/L(P <0 0 1) ;FGR组脐血HPL水平 (2 98± 0 5 8)mg/L显著低于对照组脐血HPL水平 (4 78± 0 70 )mg/L(P <0 0 1)。 (2 )FGR组母血及脐血胎盘生乳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0 5 6 7及r =0 6 92 ,P <0 0 1)。 (3)FGR组中 2 1例有胎盘病理改变 (占 6 5 6 3% ) ,对照组中 6例有胎盘病理改变 (占18 75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FGR组胎盘有明显病理改变者母血及脐血HPL水平显著低于无病理改变者 (P <0 0 1)。结论 FGR时胎盘发生明显病理变化。胎盘损害可能导致母血及脐血中HPL水平降低 ,从而使胎儿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先天性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先天性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三个病例的原发部位分别为耳廓、左前臂及腹膜后,发病年龄均在5岁以内。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其中一例误诊为血管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中一例术前化疗。随访至今,除一例局部复发行截肢术外,其余两例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SMA或AAT。结论:先天性纤维肉瘤是发生于婴幼儿的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治疗以局部扩大切除加化疗为主,虽易复发,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8.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四种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宫颈拭子标本中沙眼衣原体检测的四种方法及其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同时用细胞培养,C-C法,PCR法和自动酶联免疫荧光法(VIDAS)检测宫颈拭子标本沙眼衣原体,结果:用细胞培养阳性,或细胞培养阴性而其他三种方法均为阳性作为“扩大的金标准”,四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细胞培养91.30%(42/46)和100%(206/206),VIDAS法97.83%和98.54%(203/206);C-C法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VIDAS法和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细胞培养和C-C法敏感性略低,VIDAS法较C-C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59.
广东南澳岛恶性肿瘤发病及居民饮食习惯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省潮汕地区南澳岛1995~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和居民饮食习惯特点。[方法]根据南澳岛肿瘤发病登记系统的资料,收集核实数据,建立数据库,计算肿瘤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并分析肿瘤性别分布。用SPSS10.0作统计处理,应用,检验作时间趋势分析。另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澳岛土著居民(678名)和梅州客家人群(435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且委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测了两地人群毛发样本(随机抽取南澳岛居民93名,梅州客家对照人群25名)22种微量元素含量(ICP法)。[结果]1995-2003年,南澳岛恶性肿瘤发病1286例,其中男性874例,女性412例,年平均粗发病率为203.11/10万。主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顺序为(1/10万):食管癌(71.07),贲门癌(34、59),肝癌(26.38),肺癌(24.95),胃癌(16.90),鼻咽癌(4.74),乳腺癌(3.79),大肠癌(2.68),膀胱癌(2.05),胰腺癌(1.74)。在此9年间,恶性肿瘤发病率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肝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大肠癌发病率上升比较显著;食管癌、贲门癌发病率仍处于高发状态,食管癌发病450人,贲门癌219人,两者合计占恶性肿瘤发病总人数的52.02%,居首位。南澳人群中平均每月烟、酒消耗量均大干梅州客家人群,同时毛发中铜(Cu)、镁(Mg)、钠(Na)、锌(Zn)、钾(K)、铅(Pb)、锶(Sr)、钻(Co)、铬(Cr)、镍(Ni)、汞(Hg)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梅州客家人群。[结论]1995~2003年南澳岛恶性肿瘤仍呈高发状态,表明在南澳岛可能存在较稳定的致癌因素,生活及环境因素可能对肿瘤发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66例胃癌及28例癌旁组织进行检测。结果:①Fas、Fas-L和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58%、50.00%和51.51%;在癌旁为80.14%、53.33%和28.57%;在正常胃粘膜中为100%、0%和0%;②Fas表达在I、II期组织明显高于III、IV期组,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 组;③Fas-L和Bcl-2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④肿瘤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明显的Fas及Fas-L表达。结论:Fas的下调表达及Fas-L的上调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as-L和Bcl-2在肠型胃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Fas的表达对估计病人的预后 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