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相对表达与131I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拟行131I治疗的59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实验组,平均年龄(46.46±12.95)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43例;正常对照组27名,平均年龄(44.66±10.86)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21名。入选者采用细针穿刺法获取甲状腺组织,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甲亢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GF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EGFR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131I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及Graves甲亢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甲亢组织中EGFR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1.752±0.660 vs.0.859±0.125,t=4.328, P<0.001)。59例Graves甲亢患者经131I治疗6个月后,失访8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占39.2%(20/51)、完全缓解占41.2%(21/51)、未愈占19.6%(10/51),甲亢治愈率(甲减+完全缓解)为80.4%。未愈组EGFR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愈组(甲减+完全缓解)(8.092±3.887 vs.1.383±0.160, t=7.647,P<0.001);未愈组(8.092±3.887)EGFR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完全缓解组(1.487±0.479)和甲减组(0.968±0.180)(t=7.364和8.027,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131I剂量(OR=3.456)、甲状腺质量(OR=3.853)及EGFR相对表达水平(OR=1.423)是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EGFR基因的相对表达可能是预测甲亢131I治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2.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标准、考试内容、测量方法以及改革发展,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导向作用。通过医学生在医师资格考试中的表现,能够及时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倡导将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和评价作为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师资格考试的核心,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师。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放射免疫分析法曲线拟合方式一定时,不同试剂盒、结合率方式(B/T与B/B0)对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3家放射免疫试剂盒(A、B、C组),分别对78例临床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G进行检测。曲线拟合方式一定前提下,分别用B/T与B/B0 2种结合率方式进行检测,分析3家放射免疫试剂盒的不同结合率方式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A、B、C组试剂盒检测T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1,P0.05);A组与B组检测T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05);A组与C组检测T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5);B组和C组检测TG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1.963,P0.05)。在B/T与B/B0 2种结合率方式下,A组和B组检测T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检测T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8,P0.05)。结论曲线拟合方式一定,选择不同的放射免疫试剂盒必须选择其试剂盒所对应的结合率方式,才能得出较准确的TG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行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时选取不同本底对鉴别诊断肺结节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共44个肺部可疑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别选取病灶对侧肺野(DL)、对侧软组织(NST)、肝顶(Liver)、心脏前壁(Cardiac)4种不同本底,计算病灶/本底(L/N)最大计数值(MAX)以及平均计数值(MEAN),比较组间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 以对侧肺野及对侧软组织作为本底,良恶性组间L/N最大计数值(MAX)以及平均计数值(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以肝顶及心脏作为本底时,良恶性组间L/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ROC曲线分析:以对侧肺野或对侧软组织作为本底,即L/DL-MAX、L/DL-MEAN、L/NST-MAX、L/NST-MEAN的AUC分别为0.78、0.78、0.74、0.77,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21个最大直径< 3 cm的肺部孤立病灶中,AUC分别为0.78、0.75、0.90、0.9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以AUC最大者、L/NST-MEAN=1.61为标准判断,灵敏度为88.89%(8/9),特异度为83.33%(10/12)。结论 采用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鉴别诊断肺结节时,对侧肺野及对侧软组织均可作为本底计算L/N比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云南白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胃管引流液转清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胃管引流液转清时间为(2.56±0.83)天,对照组为(4.74±1.1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引流患者,可促进其消化道创面愈合,显著缩短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时间。  相似文献   
66.
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1],是我国首个关于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文件。同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2],强调了中药的研制应当符合中医药理论,注重体现整体观及中医药原创思维,注重临床实践基础;特别提出中药人用经验是指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用于满足临床需求,具有一定规律性、可重复性的关于中医临床诊疗认识的概括总结。以上规定凸显了在中药新药的研发中真实世界证据的重要性。真实世界证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证据的科学性、真实性、适用性等,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真实世界研究质量评价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基于电子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方法 分析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针对临床研究中的不确定因素、安全风险,探讨通过电子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逻辑核查、源数据核查、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关键变量的质量检查与评估等.结果 电子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临床研究的质量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中存在数据录入滞后导致的质量控制手段无法及时实施、价格昂贵等问题.结论 有必要建立临床研究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利用采集的数据及其相关信息实现对临床研究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8.
魏子孝治疗甲状腺疾病医案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魏子孝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的诊疗思路与经验.方法收集127篇魏教授诊治甲亢及亚甲炎患者的医案,其中甲亢82例、亚甲炎45例.根据甲亢及亚甲炎临床诊疗医案采集表制定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模板,将病例资料录入<中医医案采集与数据挖掘系统软件>,对医案的症状、证候、用药、配伍及其关系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魏教授治疗甲亢的主要治法为益气、滋阴、疏肝、养血、散结、化痰、行气导滞等,治疗甲亢核心用药为茯苓、白芍、苍术、白术、柴胡等;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治法为清热、散结、滋阴、化痰、通络、解毒,核心用药为白花蛇舌草、牛蒡子、玄参、生甘草、土贝母等.结论 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魏子孝教授治疗甲亢及亚甲炎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9.
研究背景:针对以往中医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重申报轻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科技部首次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的42个课题中,专门设立了"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的课题,针对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各临床研究课题组优化研究方案,并建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保障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评估的关键是评估指标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在中期评估量化指标、过程质控评估量化指标基础之上建立了结题评估量化指标,是对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有益总结.临床研究是探索医学领域疾病发生机制、演变规律和结局预后的活动过程,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1].  相似文献   
70.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数多、内容丰富、研究领域广泛、概念抽象、分子结构繁多、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更新快,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既会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生化基础理论课枯燥、难懂,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