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芪丹健脑颗粒是在儿科临床经验方基础上开发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由黄芪、茯苓、白术、党参等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补血益气,益智开窍的功能。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增强记忆,促进脑功能发育,临床可用于治疗小儿智能低下症。黄芪为方中君药,为了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拟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在以往多数文献报道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对黄芪及黄芪制剂中的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定量,薄层扫描法虽然在医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精密度、准确度能够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但与HPLC法相比稳定性、重现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鼻咽癌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探讨鼻咽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炎性反应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内M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组和炎性反应对照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5%(49/58)和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2.309,P〈0.01)。鼻咽癌组织MLVD为(28.6±6.2)个/视野,鼻咽炎性反应组为(10.5±3.0)个/视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1,P〈0.01)。鼻咽癌组织中,有淋巴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87.8%)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76.5%);有淋巴转移组MLVD(30.2±6.4)个/视野高于无淋巴转移组(24.8±3.6)个/视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59,P〈0.01)。VEGF—C的表达与MLVD(t=3.512,P〈0.01)、淋巴转移(χ^2=7.715,P〈0.01)、临床分期(χ^2=4.250,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χ^2=0.000,P〉0.05)。VEGF-C的表达与MLVD(t=3.512,P〈0.01)、淋巴转移(χ^2=7.715,P〈0.01,r=0.712)、临床分期(χ^2=4.250,P〈0.05,r=0.481)相关,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χ^2=0.000,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VEGF-C呈高表达,VEGF-C表达与鼻咽癌组织MLVD、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VEGF-C可能参与了鼻咽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过程。VEGF-C与肿瘤组织微淋巴管密切相关,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探讨HIF-1α和MVD在鼻咽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及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和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并用CD34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组织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1%和10.o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MVD为39.32±7.99,慢性鼻咽炎为18.7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阳性表达率(92.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7.7%),有淋巴结转移组MVD(44.41±5.6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89±7.09).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HIF-1α的表达和MV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IF-1α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HIF-1α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血管生成在鼻咽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鼻咽癌中HIF-1α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静  任艳鑫  隋军  李晓江  高伟 《医学综述》2008,14(8):1205-1208
变应性鼻炎是外源性抗原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具有变应性素质的患者与超敏原初次接触后致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与该超敏原接触时,患者机体产生各种细胞、蛋白质及细胞因子参与或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目前,人们正从各个层面研究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治疗,文章综述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管内水蛭临床较少见,以声嘶为伴随症状者易造成误诊,1968~1998年我科收治了3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男,6岁,因阵发性咳嗽、声嘶、喉鸣、呼吸困难、发热一周入院,否认异物吸入史。体检:阵发性吸入性呼吸困难及喉鸣,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无干、湿罗音,胸片检查双肺及气管未见异常。诊断:①喉炎;②气管异物可能。入院后在全麻下行气管镜检查,在声门下发现黑色异物,取出后为活水蛭一条,术后抗感染3天治愈出院。例2,男,4岁,因咳嗽、间断声嘶、低热20天入院,否认异物吸入史。体检:体温37.8℃…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从转变职能、强化监督服务人手,针对农村医疗秩序较为混乱的现象,加大了卫生执法力度,改善了医疗秩序,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提高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l提高认识,加大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我们针对有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个别地方、一些群众重经济发展轻卫生保障,重刑事经济法律法规轻卫生法律的现象,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强化卫生法制观念。每年请县人大常委会对卫生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视察检查。并在对卫生工作评议中将卫生执法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对豚鼠耳蜗橄榄束传出神经的损害。方法采用AchE组织化学染色,全耳蜗铺片观察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停药后不同时间耳蜗橄榄束传出神经的分布特征,并测量耳蜗橄榄束传出神经纤维的数量。实验前后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侧声抑制测试。结果肌注庆大霉素2周后耳蜗AchE终末反应物减少,神经纤维连续性中断,耳声发射对侧声抑制幅度下降,损害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加重,8周后损害最为严重,耳声发射未引出。结论庆大霉素可对豚鼠内侧橄榄耳蜗束传出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在中期舌体鳞癌治疗中的价值,以及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9年12月间首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cTNM中期(Ⅱ、Ⅲ期,T2-3NO或T1-3N1)舌体鳞癌患者122例.单纯手术69例,诱导化疗后手术治疗53例,其中顺铂+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A5(简称PBF方案)诱导化疗17例,博来霉素A5单药诱导化疗36例.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时间为7~177个月,平均随访(79.9±49.8)个月(-x±s),死亡45例(包括5例失访),失访率4.1%,存活77例中66例随访5年以上.全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9.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7%、66.3%;单纯手术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3.1%,PBF方案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70.1%,博来霉素单药诱导化疗后手术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61.1%,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8106);单纯手术、PBF诱导化疗后手术、博来霉素诱导化疗后手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4%、41.2%和38.9%;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χ2=1.148,P=0.563)和远处转移率(χ2=2.305,P=0.316);多因素分析显示舌癌复发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舌癌复发是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BF方案和博来霉素单药方案对舌体鳞癌的诱导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量翼腭窝(PPF)的骨性标志和血管神经,为PPF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40侧)干颅骨上对PPF的重要结构(翼腭裂、蝶腭孔、翼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具(20侧)4%多聚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上,进行模拟上颌窦手术入路的解剖,测量相关的参数。然后,对这些湿颅骨进行正中矢状切开,在手术显微镜下自正中向外侧打开上颌窦的内壁,PPF的内壁,观察PPF内三叉神经上颌动脉的走行,对上颌支的属支进行测量。结果:PPF呈一狭长的漏斗形间隙,经8个自然管道与鼻腔、口腔、咽、眶、颞下窝、颅中窝相交通,其主要内容物包括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其分支,上颌神经及蝶腭神经节等。PPF内组织分为的神经层,血管层。结论:①对于PPF的病变可以采取上颌窦进路,在打开上颌窦的后外壁时,可以以上颌窦的内壁、顶壁和后壁三者的交点为解剖标志;用磨钻打开骨壁暴露PPF。②手术时可以以圆孔和翼管为安全标志,建立起手术的安全界限;有助于保护重要结构,防止手术误入颅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