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镰形棘豆经皮给药后,筛选其最佳抗炎镇痛有效组分。方法分离提取镰型棘豆的生物碱、总黄酮、挥发油部位,并进行组合,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镰形棘豆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抗炎活性的最佳组分。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有效部位组合物有更好的抗炎镇痛活性,其经皮给药后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90.22%;热板法实验中的镇痛率达87.85%;醋酸扭体法实验中镇痛率达73.23%,与阳性药效果相当。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通过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肇庆市的运行情况。 方法 对肇庆市2008-2014年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信号数、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及时性、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效果,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阈值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 结果 2008-2014年,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5 708条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00%;预警信号以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 460条,占43.10%)、流行性腮腺炎(1 453条,占24.56%)、流感(664条,占11.63%)为主;共有3种传染病的1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预警系统及时性为6 d、灵敏度为53.85%、错误预警率为87.43%。预警系统阈值调整后,错误预警率从96.52%下降至90.91%,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乙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种传染病的错误预警率有所下降。 结论 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预警信号能够及时响应,但预警系统的预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3.
口服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有关渗透泵制剂研究的文献,阐述了渗透泵制剂的释药机制,概述了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为渗透泵制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渗透泵制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周边视功能是指周边视网膜对应区域的视觉感知功能,在生活和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心理物理学数学和算法模型的完善以及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检测技术的进步,周边视功能的心理物理学检测如周边对比敏感度检测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周边视功能与青光眼、近视、弱视等疾病关系密切,其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青光眼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中央视野缺损患者的低视力康复、旁中心注视患者的知觉训练、控制近视进展等方面。(国际眼科纵览, 2018,  42:   204-208)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于我院行ACDF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三节段颈椎病患者37例。比较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评估治疗效果;比较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颈椎Cobb’s角(CA)、融合节段Cobb’s角(SA)以及融合椎体高度评估患者的颈椎曲度及高度变化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末次随访时颈椎动力位片观察植骨后融合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为11~32个月,VAS评分:术前6.76±2.02分,术后3.24±1.53分,末次随访时3.0±0.9分。JOA评分:术前9.71±1.66分,术后13.26±2.14分,末次随访时15.97±16.79分。NDI评分:术前30.68±8.46分,术后6.68±3.85分,末次随访时4.14±1.27分。SA:术前8.65°±11.03°,术后18.65°±8.68°,末次随访时18.26°±8.59°。CA:术前12.35°±12.86°,术后21.45°±9.92°,末次随访时21.43°±9.97°。术后,末次随访上述随访指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椎高度:术前70.44±1.64mm,术后76.05±7.98mm,末次随访时70.83±4.71mm,术后术椎高度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术椎高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融合率为94.6%,发现1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1例患者术后颈部血肿形成二次手术;3例患者出现术后吞咽困难但经治疗后改善;发现4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未发现内固定位置改变。结论 ACDF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疗效肯定,具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自然铜及其煅淬品中Fe、Zn、Mg、Cu 等多种金属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谱效关系。 方法将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品组(7.5 g·kg-1)和煅淬品组(7.5 g·kg-1),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给药0.5、1、2、3、4、6、8、12 h 后大鼠血清中Fe、Zn、 Mg、Cu 等元素的含量。取新生24 h 内的SD 大鼠,制备成骨细胞,并以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 MTT 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对含药血清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与血清对成骨 细胞的增殖作用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计算偏回归系数与VIP 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除12 h 外,其他各 时间点的生品组及煅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在3、4 h 2 个时间点,与生品组比较,煅 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自然铜生品组Fe 元素的VIP 值>1,煅淬品组中Fe、Mg 元素 的VIP 值均>1,且Fe 元素VIP 值>Mg 元素VIP 值;自然铜含药血清中Fe 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 相关性最强,其次为Mg、Zn、Cu 元素。结论自然铜生品与煅淬品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其所含Fe、 Zn、Mg、Cu 等金属元素有关,且与Fe 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耳后沟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2~66岁,其中混合瘤15例,腺淋巴瘤5例。术中总干法寻找面神经,向远心方向解剖面神经颈面干、颞面干及周围支,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并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缺损区。分析总结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没有出现涎瘘及Frey综合征,无影响容貌的瘢痕,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切口隐蔽、面神经解剖简单,可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组织缺损,具有美容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血清Bax、Bcl-2水平。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P0.05);(2)两组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3.62、3.94、4.68、5.92,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改善于对照组(t=3.46、4.63,均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5);(4)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21、3.35、3.97、2.83,均P0.05);(5)两组Bax、Bcl-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t=3.24、3.32、3.47、4.26,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t=3.72、3.64,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佳,安全性好,可能与降低血流变及血清Bcl-2,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肇庆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肇庆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运用Excel 2003、SPSS20.0和ArcGIS10.2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肇庆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为383.55/10万,重症率为0.45%,死亡3例,发病高峰均在5~7月份,各县、区均有病例发生,发病率和重症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心城区和西部山区县,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男童和1~2岁儿童为高发人群。70.75%重症病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20.41%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结论 肇庆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分布在各县、区,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要在流行季节前加强2岁以下儿童、男孩、中心城区和西部山区县的防控,同时要重视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患者术中呼吸的管理.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需要进行无痛胃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原因和呼吸抑制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患者产生呼吸抑制的原因有麻醉药的作用、患者颈部体位影响、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的影响、患者自身疾患的影响和供氧障碍等.对于轻度和中度呼吸抑制患者需要通过加大氧流量,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控制麻醉药的用量,托起患者的下颌,及时处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等方法,对其进行纠正;对于重症呼吸抑制患者需要立即停止诊疗,并给予其呼吸器人工呼吸或者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患者的呼吸抑制.结论:在患者进行无痛胃镜诊治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呼吸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无痛胃镜的诊断成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