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134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系统总结终末期病人配偶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构建基于配偶体验的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BM、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搜集有关终末期患者配偶照顾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版)评价文献质量,使用Nvivo 11软件通过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提炼出14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8个新类别,得出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配偶照顾病人时的资源、动机、行为、感受和困境;整合结果2:病人死亡临近对夫妻关系、配偶的态度和感受的影响。结论 配偶在照顾终末期病人时有丰富的体验,专业人员应关注配偶的积极体验、夫妻关系变化和面对死亡时的态度;促进配偶与相同处境的人共享经验、增加与病人的沟通。  相似文献   
22.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候群[1]。本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视物模糊、复视、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晕厥等症状;患侧上肢也可出现感觉异常、无力、皮肤苍白、发凉、消瘦、麻木等[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该病应属中医学"眩晕"范畴。SSS的内科治疗主要是针对动脉硬化及动脉炎的相应治疗,而外科治疗多以血管内介入为主[3]。  相似文献   
23.
氧化应激是一种活性氧(ROS)代谢引起的分子失调,以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为特征。使用抗氧化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心血管疾病无明显疗效,这使得对氧化应激的分子本质的理解产生了变化。氧化应激不再被认为是产生和消除ROS之间的不平衡,而是酶功能的异常,特别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功能的异常。因此,NADPH氧化酶已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为了设计正确的抗氧化治疗方案,必须考虑NADPH氧化酶的分子调节作用,以及新型该家族人类同源物Nox1、Nox2、Nox3、Nox4和Nox5。通过发展和评估可靠的局部和系统抗氧化应激技术抑制NADPH氧化酶,可能比使用抗氧化剂非选择性消除所有ROS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4.
总结了63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支持、高钙血症的监测与护理、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骨病护理、饮食指导,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认为对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个体化护理,可以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溶栓后进行有氧运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卧床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治疗1d、7d及14d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肺动脉压(PAP)、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分压(PaO_2)及血脂代谢情况,统计肺栓塞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AOI、PAP、NO、PO_2、PCO_2及血脂代谢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栓塞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溶栓后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的术后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24.45±50.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0.52±94.58)ml,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6.37±2.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3±2.73)分。结论对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7.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搜索替加环素对比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并对获得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综合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用Rev Man 5.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RCT,合计1 2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临床有效(CE)人群,替加环素对比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1.40,95%CI[0.92,2.15],P=0.12);基于临床意向性分析(c-mITT)人群,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1.11, 95%CI[0.82,1.49], P=0.5),因此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相比治疗CAP效果相当。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1.57, 95%CI[1.25,1.97], P<0.000 1), 两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2.29, 95%CI[1.75,3.01], P<0.000 01)。结论:本研究证据表明替加环素可以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替代治疗药物,但与左氧氟沙星相比其不良反应风险会增加,治疗费用也会大大增加,不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选。本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质量高,但是数量较少,随着更多RCT的开展,结论将被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侧脑室apelin-13对大鼠远端结肠推进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为对照组(i.c.v.,2μL)、apelin-13组(0.1、0.3、1、3、10 nmol,i.c.v.,2μL),通过排珠实验检测各个剂量的apelin-13对大鼠远端结肠推进活动的影响;对照组(3组)分别为大鼠腹腔1次性注射2 m L的M型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ATR)(20mg/kg)组、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HE)(1 mg/kg)和普洛奈尔(propranolol,PRO)(1 mg/kg)组、N型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六烃季铵(hexamethonium,HEX)(1 mg/kg)组;20 min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各组分别侧脑室注射2μL 1 nmol apelin-13,考察apelin-13在结肠推进作用上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elin-13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延长了实验动物的排珠时间(P<0.01),即抑制大鼠远端结肠的推进活动;N型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HEX能完全消除apelin-13对结肠推进的抑制作用;而M型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ATR以及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PHE和PRO都不能影响apelin-13在结肠推进上的作用。结论中枢apelin-13能剂量依赖的抑制大鼠远端结肠的推进,它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N型胆碱能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显影骨内滋养血管。方法通过血管铸型造影剂灌注脱钙后X线摄影,获取骨内滋养血管图像。结果骨内滋养血管X线摄影血管图像显影清晰,血管穿入骨内滋养孔的位置,血管管径大小、走行走向、分支分布、与相邻血管吻合网等一目了然。结论血管铸型造影术骨骼脱钙后可获得清晰地骨内血管影像图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24h尿蛋白定量高低及其变化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实施期待治疗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待治疗并分娩、发病孕周(280/7~336/7周)的94例重度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4h尿蛋白定量分为两组:I组5g(56例),II组≥5g(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Ⅰ、Ⅱ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分别为12.6和12.2天,85%患者经保守治疗后24h尿蛋白呈增长趋势。两组孕妇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胸腹水、F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DIC、子痫及孕产妇死亡发生。(3)围产儿结局中,出生体重、出生孕周、Apgar评分、NICU住院时间、并发症(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RDS发生率及入住NICU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均为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PE伴蛋白尿的患者,不应将24h尿蛋白量或增长速率作为终止妊娠的单一指标,需结合孕周、临床症状、胎儿成熟度和实验室检查,在母体实施期待疗法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